一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14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利用信号发生器向接地极线路注入脉冲信号,根据行波网格图推导行波波头的数学表达式,在全线长范围内设置虚拟故障点并构造虚拟矩阵,计算虚拟故障点的能量,根据能量的最大值及该值的极性即可确定故障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直流接地极线路进行故障测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对第二个波头的性质进行辨识,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技术介绍

[0002]接地极系统是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特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极址构成,接地极线路通常采用并行的架空线。为防止接地极入地电流对交流侧系统的干扰,一般接地极极址接地点距离换流站几十甚至超过一百公里。接地极线路的主要作用是为直流电流提供通路,其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接地极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直流电弧不存在自然过零点,不易熄灭,需要将直流系统停运才能熄弧,因此,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并排除故障时确保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然而在直流系统双极对称运行情况下,接地极线路中不平衡电流及系统中性点电位都非常小,接地极极址电阻也很小,因此接地极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其故障附加分量和故障特征非常小,对此传统的在线被动式故障检测定位技术与装置难以启动,方法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1:利用信号发生器向接地极线路注入脉冲信号;Step2: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在故障点的响应,利用信号采集装置采集故障电压行波数据;Step3:对所述故障电压行波信号进行奇数次幂变换;Step4:在全线长范围内设置虚拟故障点,并构造虚拟矩阵;Step5:基于所述虚拟矩阵,计算虚拟故障点的能量;Step6:构造测距函数并标定测距函数中的突变点,利用该突变点确定故障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1中,注入的脉冲信号为单极性矩形脉冲信号或高频正弦脉冲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2具体为:Step2.1:利用接地极线路站端的采集装置对线路的故障行波信号进行采集;Step2.2:利用Karenbauer变换矩阵对故障行波信号进行解耦,获取接地极线路线模电压行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具体为:Step4.1:在全线长l范围内设置虚拟故障点,步长为akm;Step4.2:故障行波信号向右移动k次步长,k=1,2,3,

,l/a,形成第一个虚拟矩阵的第k行;Step4.3:故障行波信号向左移动k次步长,k=1,2,3,

,l/a,形成第二个虚拟矩阵的第k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5具体为:Step5.1:计算第一个虚拟矩阵和第二个虚拟矩阵的乘积;Step5.2:计算每一个虚拟故障点的能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6具体为:Step6.1:构造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函数;Step6.2:标定出所述测距函数中突变最大的点P(x,y);Step6.3:判断所述突变点的极性是否为负,若是,则执行Step6.4,若否,则执行Step6.5;Step6.4:测距结果为x;Step6.5:测距结果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洪春代月田鑫萃曹耀仁管普龚峰龙宇李聪管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