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流条件下数码雷管的水下爆破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急流条件下数码雷管的水下爆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多地大力推行应用数码雷管进行水下爆破施工,在急流条件下,数码雷管卡线夹与母线连接处对环境要求高,需保持干燥、无水环境,且数码雷管脚线自身强度较低。
[0003]目前,广泛采用浮标法,将数码雷管卡线夹聚拢连接后与母线连接并将连接处置于爆破区浮标上,再通过与母线末端连接的起爆器控制爆破作业,虽然此法可以避免数码雷管卡线夹与母线连接处浸水情况出现,但涉及边通航边施工且水流湍急工况下,浮标固定困难易发生滑移进而拉扯起爆网路,浮标锚缆占据大量施工作业面,浮标反复起锚下锚工序复杂,并需额外配备浮标锚固人员设备,增加了施工难度、成本,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存在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广泛采用水下爆破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后的急流条件下数码雷管水下爆破施工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急流条件下数码雷管的水下爆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药柱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随附数码雷管脚线(13)设置炮线尼龙绳(12),降低水流对数码雷管脚线(13)的外力作用,增强数码雷管脚线(13)抵抗水流冲拉强度;爆破网路所有数码雷管脚线(13)布设、连接完成后,通过使用防水材料将爆破网络连接处聚拢包裹制成防水包(3),再使用母线(2)将防水包(3)与起爆器连接,用碎石袋(17)辅助防水包沉入河床顶面,将钻机船移至安全区域后进行起爆,完成水下爆破作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船舶驻位、成孔
①
使用钻机船进行现场施工,为应对急流条件下出现的“走锚”情况,钻机船在顺水流方向上游设置2口主锚,下游设置1口主锚,用以控制船舶纵向移动;钻机船左右两侧各设置2口边锚,用以横向移动;施工前,按照爆破设计的孔距、排距将每排钻孔位置预先绘制到GPS测量软件中;现场施工过程中,利用GPS
‑
RTK测量定位技术与GPS测量软件相互配合,通过调整钻机船主锚和边锚,将钻机船上钻机移至设计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定位偏差控制在20cm以内;
②
钻机船驻位完成,船舶稳定后,根据现场实时水位计算钻孔深度;钻孔深度=水位
‑
设计底标高+超钻值水位:开钻时的实时水位,单位:m;超钻值:为了达到预定的爆破效果,消除爆破区域内会因爆破漏斗对岩石的实际爆破作用而会产生的石丁,所以区域内超钻值按1.5~2.0m控制;
③
钻孔深度达到指定深度后,进行吹孔,清除孔内残渣;第二步:药柱制作钻机进行钻孔作业的同时,根据设计的钻孔深度加工制作药柱:
①
借助药柱制作支架,采用三条4cm宽竹条,长度等于药柱长度,将数节药包夹好,制成所需长度药柱,并用塑料打包绳(7)进行绑扎固定;
②
药柱完成后,使用木刀在药柱设计位置切口,将数码雷管插入药包内;
③
为增加数码雷管脚线抵抗急流冲拉的强度,随数码雷管脚线(13)一同敷设炮线尼龙绳(12);炮线尼龙绳(12)一端绑扎在药柱上,其余部分连同数码雷管脚线(13)捋顺,数码雷管脚线(13)每隔1.0~1.5m用绝缘胶带(14)绑扎,同时保证数码雷管脚线(13)略松于炮线尼龙绳(12);第三步:药柱安放
①
待吹孔完成后,将加工好的药柱缓慢地放入套管内并拉紧炮线尼龙绳(12),用竹竿将药包慢慢送入孔内;
②
药柱安放到位,检查、确认药柱的顶标高在设计标高以下,误差范围0~20cm,再用细石渣(9)回填堵塞药柱以上部分孔道,防止药柱浮出炮孔;
③
待单孔药柱安放完成后,收起套管,将数码雷管脚线(13)随附炮线尼龙绳(12)一同从套管底部勾出,把炮线尼龙绳(12)临时聚拢绑扎在钻机船边固定位置,确保数码雷管脚线卡线夹一端不受力;第四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程,赵成军,刘刚,汤海军,黄连吉,翟超,李得力,侯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