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后向离心风叶的风机因其风量大、压力较低、效率很高、不易结垢等特点,在工业、化工业、电厂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空调器中,主要应用于气流由轴向流动转变为径向流动的场合;传统后向离心风叶,一般含有轮盖、轮盘、风叶等。由于空调结构的紧凑性,气流在靠近风叶轮盖处急剧转弯,在风叶吸力面靠近轮盖侧及风叶出口很容易发生气流的流动分离,使风叶出口流场分布不均,流量下降,风机效率下降,严重时会形成较明显的涡流及尾迹,使得空调器的功耗较高,噪音较大。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并无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气流在风叶的吸力面靠近轮盖处以及风叶出口处出现气流的流动分离现象,降低风叶的运行功耗和噪音,现提出一种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及空调器。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包括:
[0006]轮盘,所述轮盘中部开有通孔; >[0007]轮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盘(1),所述轮盘(1)中部开有通孔(101);轮盖(2),所述轮盖(2)为圆环状,所述轮盖(2)的轴线与所通孔(101)的轴线重合;风叶(3),所述风叶(3)位于所述轮盘(1)和所述轮盖(2)之间,所述风叶(3)分别与所述轮盘(1)和所述轮盖(2)连接;所述风叶(3)包括相背的压力面(9)和吸力面(4),所述吸力面(4)上形成有多个凹坑(401),所述压力面(9)朝向所述风叶(3)的转动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风叶(3)中的一个所述风叶(3)的吸力面(4)与另一所述风叶(3)中的压力面(9)之间形成气体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401)的内表面为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3)的最薄处厚度为t;所述球面的直径为D,t≤D≤4t,所述凹坑401的深度为h,0.2t≤h≤0.7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向离心风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3)靠近所述轮盖(2)的一端为第一端(301),靠近所述轮盘(1)的一端为第二端(302),靠近所述通孔(101)的一端为前端(303),与所述前端(303)相背的一端为尾端(304);所述吸力面(4)包括第一基准点(501)、第二基准点(502)和第三基准点(503),所述第一基准点(501)距离所述第一端(301)的直线距离为L1,2D≤L1≤3D,所述第一基准点(501)距离所述前端(303)的直线距离为L2,2D≤L2≤4D;所述第二基准点(502)距离所述第一端(301)的直线距离为L1,所述第二基准点(502)距离所述尾端(304)的直线距离为L3,2D≤L3≤4D;所述第三基准点(503)距离所述前端(303)的直线距离为L2,所述第三基准点(503)距离所述第二端(302)的直线距离为L4,2D≤L4≤4D;经过所述第一基准点(501)、所述第二基准点(502)和所述第三基准点(503)形成一基准平面,在所述基准平面内,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点(501)和所述第二基准点(502)形成第一界线(601),经过所述第一基准点(501)和所述第三基准点(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武,曾成,周谌,夏凯,丁绍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