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装置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配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下,大量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电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与间歇性,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一系列风险与挑战。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面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能,其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同时,配电系统也是大量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接口,为安全高效的实现分布式能源并网,减少弃风弃光现象的出现,可采用柔性直流系统连接分布式能源与配电网中的直流负荷,由此减少交直流变流次数,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可控性。得益于电压下垂控制的高可靠性,下垂控制型变流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配电系统将由传统的交流形式转化为交直流混合形式,潮流分布也由源至荷的单相流动变成多方向流动,配电网拓扑结构与潮流形式的变化,以及交直流变换器控制方式的多样化,意味着配电管理系统需要新的潮流计算方法以快速准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配电网的交流系统为辐射状拓扑,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所述交直流配电网发出的潮流计算请求时,获取所述交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直流系统额定电压、配电网节点参数表和变流站参数;根据所述直流系统额定电压和所述变流站参数,计算各变流站的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按照所述拓扑结构检索所述配电网节点参数表,确定含变流站接入的节点对应的接入节点有功功率向量;根据所述接入节点有功功率向量和所述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更新所述配电网节点参数表,得到交流系统节点参数表;从所述交流系统节点参数表中提取所有节点相应的实际有功功率,创建交流系统节点实际有功功率向量;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交流系统节点实际有功功率向量,计算各线路相应的线路有功功率潮流向量并调整所述交直流配电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站参数包括:各变流站的有功功率指令、各变流站的直流电压指令和各变流站的下垂增益;所述根据所述直流系统额定电压和所述变流站参数,计算各变流站的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包括:采用各变流站的所述有功功率指令,创建有功功率指令向量;根据各变流站的所述直流电压指令与所述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差值,创建中间向量;采用各变流站的所述下垂增益,建立下垂增益对角矩阵;根据所述有功功率指令向量、所述中间向量和下垂增益对角矩阵,计算各变流站的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的计算公式为:P
con
=(P
ref
+β
△
V
dcref
)+βI sum(P
ref
+β
△
V
dcref
)/sum(β)其中,P
con
为所述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
△
V
dcref
为所述中间向量,P
ref
为所述有功功率指令向量,β为所述下垂增益对角矩阵,I为元素均为1且元素个数与P
ref
相同的向量,函数sum表示对向量或矩阵的所有元素求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拓扑结构检索所述配电网节点参数表,确定含变流站接入的节点对应的接入节点有功功率向量,包括:从所述拓扑结构中获取所述交直流配电网中各含变流站接入节点信息;按照所述含变流站接入节点信息,检索所述配电网节点参数表,确定含变流站接入节点对应的有功功率,创建接入节点有功功率向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配电网有功功率潮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节点有功功率向量和所述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更新所述配电网节点参数表,得到交流系统节点参数表,包括:将所述变流站实际有功功率向量与所述接入节点有功功率向量相加,得到各含变流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甜柳,陈勇,李巍巍,陈建福,喻松涛,何智鹏,陈夏,刘尧,杨锐雄,裴星宇,李建标,程旭,吴宏远,顾延勋,林桂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