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地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05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地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适量的当归,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得到当归挥发油;(2)将该当归挥发油包合,得到当归挥发油包合物;(3)称取适量的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滤液浓缩干燥成干膏粉;以及(4)将该当归挥发油包合物和该干膏粉混合,得到该中药组合物。该制备方法将当归单独提挥发油并将挥发油进行包合,在形成组合物时再加入当归挥发油包物以弥补浓缩干燥过程中当归挥发油的损失。缩干燥过程中当归挥发油的损失。缩干燥过程中当归挥发油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地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地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中药组合物中,有当归药材存在时,因其气味芳香,富含挥发油类成分,古方多为现煎现喝,从前期研究表明,在复方煎液中藁本内酯虽为其挥发油成分,但在煎液中仍然保留较高的量,其主要的损失来源于浓缩过程,但从现在制备颗粒剂的工艺过程中,浓缩是一个不可缺失的步骤与过程,因此也一直是经典名方在现代工艺转化中的拦路虎之一,成为业界公认的难点之一。
[0003]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将当归的挥发油作为其含量测定质量控制指标的一部分,藁本内酯为其挥发油的代表性成份,在薄层色谱鉴别中,也是以藁本内酯作为当归药味的鉴别成分之一。藁本内酯生物利用度较高,穿透力强,具有较为显著的药理活性,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作用、抗脑血管疾病、促进血管生成等功效。在基准样品与复方制剂中对藁本内酯进行相应监测,对于中药组合物(包含当归)的研究具有重要质量控制意义。但因藁本内酯本身存在沸点低、易挥发、水溶性差、制剂难保留等缺陷,在现代复方制剂过程中,浓缩、干燥、制剂过程均容易造成藁本内酯的损失。
[0004]因此,中药组合物(包含当归)液体样品无论是在保存和后续的制剂中均存在诸多公认的不便之处,且目前存在的瓶颈是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中由于挥发性成分的缺失,导致液态样品与固态样品物质基准的不一致性,使得经典名方中挥发油的提取与保留成为业内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地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称取适量的当归,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得到当归挥发油;
[0007](2)将该当归挥发油包合,得到当归挥发油包合物;
[0008](3)称取适量的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滤液浓缩干燥成干膏粉;以及
[0009](4)将该当归挥发油包合物和该干膏粉混合,得到该中药组合物。
[0010]进一步地,该地黄为生地黄。
[0011]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5~4):(0.5~4):(0.5~4):(1~6):(1~6):(1~6)。
[0012]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1~2):(1~2):(2~4):(2~4):(1~3)。
[0013]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425~1.575):(1.425~1.575):(1.425~1.575):(2.85~3.15):(2.85~
3.15):(1.9~2.1)。
[0014]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约1.5:约1.5:约1.5:约3:约3:约2。
[0015]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该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5~30):1。
[0016]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该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10~20):1。
[0017]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该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13.3~14.7):1。
[0018]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该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约14:1。
[0019]进一步地,该方法的步骤(1)或步骤(3)包括如下的[1]~[5]项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0020][1]该北沙参、该麦冬、该当归、该枸杞、该地黄和该川楝子为药材饮片粗颗粒;
[0021][2]该浸泡的时间为0.2h~1h,进一步地0.475h~0.525h,例如约0.5h;
[0022][3]该水的用量为1~30倍量(mL/g),进一步地为3~20倍量,更进一步地为9.5~10.5倍量,例如约10倍量;
[0023][4]该煎煮的时间为10~60min,进一步地15~30min,又进一步地19~21min,例如约20min;
[0024][5]该煎煮的次数为1~3次。
[0025]进一步地,在该方法的步骤(2)中,该包合包括以下步骤:在该当归挥发油中加入β

环糊精,包合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冷藏,滤过,将滤渣干燥,得到该当归挥发油包合物。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当归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适量的当归,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得到当归挥发油;在该当归挥发油中加入β

环糊精,包合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冰箱中冷藏,滤过,将滤渣干燥,得到该当归挥发油包合物。
[0027]进一步地,该包合的方法为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和/或直接搅拌法,例如磁力搅拌器直接搅拌法。
[0028]进一步地,该当归挥发油与该β

环糊精的体积(ml)与质量(g)之比为1:(1~20),更优选地为1:(5~15),又优选地为1:(9.5~10.5),例如约1:10;
[0029]进一步地,该包含的温度为40℃~50℃;
[0030]进一步地,该包含的时间为1h~12h,更进一步地为2h~6h,又进一步地为3.8h~4.2h,例如约4h;
[0031]进一步地,该冷藏的时间为12h~36h,更进一步地为18h~30h,又进一步地为22.8h~25.2h,例如约24h;
[0032]进一步地,该干燥的温度为40℃~60℃,更进一步地为47.5℃~52.5℃,例如约50℃;
[0033]进一步地,该干燥的时间为1h~12h,更进一步地为2h~6h,又进一步地为3.8h~
4.2h,例如约4h。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或包含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
[0035]进一步地,该制剂为口服制剂例如颗粒剂。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当归挥发油包合物或包含该当归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剂。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8]将当归单独提挥发油并将挥发油进行包合,在制剂成型时加入当归挥发油包物以弥补浓缩干燥过程中当归挥发油的损失。结果表明,固态样品可以很好的保持与液体样品物质基准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地黄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适量的当归,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得到当归挥发油;(2)将所述当归挥发油包合,得到当归挥发油包合物;(3)称取适量的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可选地浸泡,加水煎煮,滤液浓缩干燥成干膏粉;以及(4)将所述当归挥发油包合物和所述干膏粉混合,得到所述中药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地黄为生地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5~4):(0.5~4):(0.5~4):(1~6):(1~6):(1~6);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1~2):(1~2):(2~4):(2~4):(1~3);更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425~1.575):(1.425~1.575):(1.425~1.575):(2.85~3.15):(2.85~3.15):(1.9~2.1);又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北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地黄和川楝子之间的质量之比为约1.5:约1.5:约1.5:约3:约3:约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5~30):1;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10~20):1;更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13.3~14.7):1;又优选地,在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的当归与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的当归的质量之比为约14: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1)或步骤(3)包括如下的[1]~[5]项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1]所述北沙参、所述麦冬、所述当归、所述枸杞、所述地黄和所述川楝子为药材饮片粗颗粒;[2]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2h~1h,优选地0.475h~0.5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跃能朱亚文罗点张杰陈锋史石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