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83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涉及垃圾分类技术,旨在解决在人们垃圾分类辨别不清导致二次分拣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上可拆卸放置有智能垃圾桶,机器人本体上配备有与智能垃圾桶互联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互联单元,用于与智能垃圾桶建立通讯互联;图像识别单元,识别位于机器人本体前方的垃圾,根据垃圾的类别输出对应垃圾类别的类别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器人本体上搭载控制系统中的互联单元,实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垃圾桶的互联,帮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有效鼓励并推广垃圾分类的政策,且从根源减轻垃圾分类环节中垃圾分拣清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垃圾分类循环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现在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而准确的机器人定义,但是我们希望对机器人的本质做些把握: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0003]近年来,人们对绿色环境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在垃圾分类上,也随着政策的推广普及,各个生活区域开始配备垃圾分拣屋及分拣清理人员,但垃圾的种类较多,按其分类就包含: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这几种常见的类别,在政策推行初期,人们对于垃圾的类别的分辨存在难度,常将垃圾混杂在一起,故在垃圾分类实施时,需要配备至少一人的分拣清理人员,在人们投放垃圾时进行二次的分拣,存在较大的工作强度。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可拆卸放置有智能垃圾桶,所述机器人本体上配备有与智能垃圾桶互联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0007]互联单元,用于与智能垃圾桶建立通讯互联;
[0008]图像识别单元,识别位于机器人本体前方的垃圾,根据垃圾的类别输出对应垃圾类别的类别信息;
[0009]人机交互单元,识别人员语音信号或肢体动作,以输出位移、开启以及拒绝的控制指令至机器人本体或智能垃圾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器人本体上放置智能垃圾桶,通过机器人本体上搭载控制系统中的互联单元,实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垃圾桶的互联,在人们欲投放垃圾时,图像识别单元对位于机器人本体前方的垃圾进行识别,以辅助人们进行判断垃圾的类别,解决了由于人们判断有误而导致垃圾类别混杂的现象,在图像识别单元识别垃圾类别后,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识别到人们的语音信号或例如投放垃圾的肢体动作时,能输出开启的控制指定给智能垃圾桶,实现自动打开相应垃圾类别的智能垃圾桶,帮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有效鼓励并推广垃圾分类的政策,且从根源减轻垃圾分类环节中垃圾分拣清理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垃圾分类循环的工作效率。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包括:
[0012]语音交互模块,接收人员语音信号并输出预设相应的语音指令至智能垃圾桶;
[0013]肢体交互模块,响应人员肢体操作以输出与交互界面的功能键相应的控制指令至智能垃圾桶;
[0014]动作识别模块,采集识别的位于机器人本体前方人员的肢体动作,匹配图像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以输出控制智能垃圾桶执行“开启”或“拒绝”动作指令。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机交互单元由语音交互模块、肢体交互模块以及动作识别模块三个集成模块,能实现人们通过肢体操作控制以及语音操作控制的方式,与机器人本体进行控制交互,并在人机交互完成后,通过动作识别模块在机器人本体完成人机交互后,实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垃圾桶的交互,对人们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控制,促使人们学习垃圾分类。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智能垃圾桶执行“开启”或“拒绝”动作指令包括:
[0017]在图像识别单元识别的垃圾类别与智能垃圾桶分类的类别不符时,执行“拒绝”动作,输出拒绝信号至智能垃圾桶,保持智能垃圾桶闭合;
[0018]在图像识别单元识别的垃圾类别与智能垃圾桶分类的类别相匹配时,执行“开启”动作,输出开启信号至智能垃圾桶,开启智能垃圾桶并保持预设时长。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主机以及水平设置于主机上的梁臂,所述主机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且与梁臂连接的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用于放置智能垃圾桶,所述主机的底端设有位移机构以及避障探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梁臂连接置物平台,能将智能垃圾桶平稳的放置在置物平台上,并且机器人本体的主机上设置位移机构以及避障探头,能实现机器人本体可依照寻址位移,实现人们语音控制时,能通过位移机构进行移动,为人们提供方便,且执行“拒绝”指令时,也可进行位移表达拒绝的行为。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位于梁臂的称量模块,所述称量模块响应于智能垃圾桶放置于置物平台产生的应力变化,以启动或断开互联单元实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垃圾桶的互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量模块的设置对智能垃圾桶的放置进行感应,实现在将智能垃圾桶放置在置物平台时,启动互联单元对智能垃圾桶进行互联。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称量模块设有峰值阀值,响应于置物平台产生的应力变化大于峰值阀值时,输出满载信号至智能垃圾桶,以执行“拒绝”动作。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在使用阶段,通过对重量的感应,进而对垃圾的装载程度进行判断,在垃圾承载的量达到峰值阀值时,通过拒绝的动作进行反馈,人们可进行清理。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0026]空间定位模块,在初始模式下扫描并记录运行环境下的区域特征,以实时定位机器人本体所处空间的位置;
[0027]声源识别模块,用于判断声源的位置,产生声源位置信号;
[0028]定位寻址模块,与空间定位模块和声源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语音信号和声源位置信号生成向声源行走的规划行走路径,以控制机器人本体按照规划行走路径行走。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系统设置空间定位模块、声源识别模块、定位寻址模块,实现机器人本体的寻声定位和位移,方便人们的使用。
动作,输出开启信号至智能垃圾桶,开启智能垃圾桶并保持预设时长。
[0047]并且,机器人本体上设有位于梁臂2的称量模块,称量模块响应于智能垃圾桶放置于置物平台3产生的应力变化,以启动或断开互联单元实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垃圾桶的互联。
[0048]称量模块设有峰值阀值,响应于置物平台3产生的应力变化大于峰值阀值时,输出满载信号至智能垃圾桶,以执行“拒绝”动作。
[0049]并且,控制系统还包括:
[0050]空间定位模块,在初始模式下扫描并记录运行环境下的区域特征,以实时定位机器人本体所处空间的位置;
[0051]声源识别模块,用于判断声源的位置,产生声源位置信号;
[0052]定位寻址模块,与空间定位模块和声源识别模块连接,用于根据语音信号和声源位置信号生成向声源行走的规划行走路径,以控制机器人本体按照规划行走路径行走。
[00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存垃圾类别信息至机器人本体的控制系统内,并且将各类常见的物品信息与垃圾类别匹配,并在语音识别模块中预先录入相应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可拆卸放置有智能垃圾桶,所述机器人本体上配备有与智能垃圾桶互联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互联单元,用于与智能垃圾桶建立通讯互联;图像识别单元,识别位于机器人本体前方的垃圾,根据垃圾的类别输出对应垃圾类别的类别信息;人机交互单元,识别人员语音信号或肢体动作,以输出位移、开启以及拒绝的控制指令至机器人本体或智能垃圾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包括:语音交互模块,接收人员语音信号并输出预设相应的语音指令至智能垃圾桶;肢体交互模块,响应人员肢体操作以输出与交互界面的功能键相应的控制指令至智能垃圾桶;动作识别模块,采集识别的位于机器人本体前方人员的肢体动作,匹配图像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以输出控制智能垃圾桶执行“开启”或“拒绝”动作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式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智能垃圾桶执行“开启”或“拒绝”动作指令包括:在图像识别单元识别的垃圾类别与智能垃圾桶分类的类别不符时,执行“拒绝”动作,输出拒绝信号至智能垃圾桶,保持智能垃圾桶闭合;在图像识别单元识别的垃圾类别与智能垃圾桶分类的类别相匹配时,执行“开启”动作,输出开启信号至智能垃圾桶,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祥陈彩霞许中昱叶睿冲
申请(专利权)人:爱凤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