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的电致发光的EL冷光片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的EL冷光片的制作方式是先印刷一个共极,后再介电层加印一层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后至前依次为绝缘层1、导电层2、介电层3、发光层4、氧化铟锡6、PET透明片7,其中导电层2和氧化铟锡6分别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5,图中箭头为发光方向;这种结构的冷光片使用时有噪音,因噪音会消耗部分能量,所以功耗高,同时产生噪音震动严重影响了冷光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噪音、功耗低、节能,而且使用寿命长的串联式冷光片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串联式冷光片装置,结构为由后至前依次为绝缘层、导电层、介电层、发光层、氧化铟锡和PET透明片,其特征在于,其导电层分设为左右面积相等的中间绝缘的二导电层,即直接在介电层后面分别印刷一层左右面积相等的导电层,二导电层分设为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的导电材料为用印刷方式的含导电物质的浆料。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为在介电层后面贴合的金属片。利用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联式冷光片装置,结构为由后至前依次为绝缘层、导电层、介电层、发光层、氧化铟锡和PET透明片,其特征在于,其导电层分设为左右面积相等的中间绝缘的二导电层,二导电层分设为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