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41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该菌为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L.)隶属于鳞翅目菜蛾科,又称小青虫、两头尖。成虫体长六至七毫米,翅膀展开后长十二至十六毫米,雌性小菜蛾个体通常比雄性小菜蛾小。小菜蛾对于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最为严重,常常集中生活并危害蔬菜,啃食蔬菜叶片,导致蔬菜叶片变成网状,造成蔬菜的品质下降,影响蔬菜的销售,甚至在一些地区甚至造成颗粒无收的现象。小菜蛾一直在我国南方省份严重发生,其危害导致许多蔬菜作物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对菜农的经济收入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让种植蔬菜的农户们苦不堪言,已成为蔬菜种植农户们的一个亟待解决的主要害虫。
[0003]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丝状真菌,是自然界一类重要的寄生真菌,可寄生于植物,昆虫和线虫活体内,也是一种重要的重寄生菌,可用于防治病害。
[0004]目前,对于小菜蛾的防治,除了农业措施和物理防治以外,主要依赖其天敌和化学农药,如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虫螨腈、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等,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影响产品的质量,也不利于人类健康。可见,生物防治是最高效、对人畜低毒或无毒的防治方法,因此筛选出一株对小菜蛾具有高度防治效果的生防菌具有很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为解决小菜蛾防治过程中化学药物的残留,造成环境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为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该粉红粘帚霉菌为SWFUYHL 02

01,该菌对小菜蛾有高毒力作用,可用于小菜蛾的生物防治。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菌剂可用于小菜蛾生物防治中,该生物菌剂为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的孢子悬浮液。
[0008]优选地,上述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的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1.0
×
108孢子/mL。
[0009]本专利技术的粉红粘帚霉菌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解决了小菜蛾防治过程中化学药物的残留,造成环境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治小菜蛾的生防菌株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用该菌的孢子制备的孢子悬浮液对小菜蛾幼虫具备很高的毒力,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工作浓度,为1
×
108孢子/mL,其对小菜蛾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
50
)为4.1
×
104孢子/mL,半数致死时间(LT
50
)为32.4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果为小菜蛾幼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实验和理论基
础,为小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显著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小菜蛾幼虫被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浸染的结果。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及浸染小菜蛾后体表菌丝回接的平板培养结果。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浓度为1.0
×
108的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的孢子悬浮液浸染的小菜蛾幼虫的时间与死亡率的回归关系。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54h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浸染的小菜蛾幼虫与死亡率的回归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未具体说明的均为常规试剂和耗材,未具体说明的均为本领域常规实验操作。
[0017]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菌经鉴定为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冻存于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该菌株已公开发表在“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粉红粘帚霉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植物保护学报45.03(2018):622

631.doi:10.13802/j.cnki.zwbhxb.2018.2018007。
[0018]实施例
[0019]一、菌株的活化
[0020]将冻存的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在室温下放置1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接种针挑出菌落分别接种至新制备的常规PDA培养基上,每种菌株各接30皿,接种后用封口膜封口,后密封于密封袋中,用记号笔作好标记。将密封做好标记的密封袋放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7~15d。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菌株生长情况,及时处理被污染的菌株培养皿,防治进一步的污染。
[0021]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0022]取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长满菌丝的培养皿,用0.05%吐温

80溶液进行洗脱,多次搅拌,过滤菌丝得到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通过血球计数板确定孢子浓度。
[0023]其中,孢子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24][0025]三、毒力测定
[0026]选用预先培养的生长良好的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

01,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洗脱,确定孢子悬浮液浓度,参考葛文超等的方法设置孢子悬浮液浓度梯度为1.0
×
104、1.0
×
105、1.0
×
106、1.0
×
107、1.0
×
108孢子/mL。
[0027]采用喷雾法,测定致死中浓度,其中,设置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为实验组,无菌水为对照组。每个浓度20头小菜蛾幼虫。将处理后的小菜蛾连同蔬菜叶片一起放人垫有无菌水湿润滤纸与湿棉花的培养皿中,用透明保鲜膜封闭培养皿(用针扎小孔70个左右),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恒温25℃培养,每6h观察一次,记录小菜蛾死亡数量和时间并计算死亡率。
[0028]其中,校正死亡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029][0030]每6h观察一次小菜蛾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得到粉红粘帚霉菌对小菜蛾的感染情况,计算不同浓度粉红粘帚霉菌的感染率,结果见下表1所示。选择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感染小菜蛾幼虫并长出菌丝的小菜蛾幼虫(如图1所示)的体表菌丝回接到新的PDA培养基上,培养10d后观察形态,可得该粉红粘帚霉菌SWFUYHL 02

01在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红粘帚霉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粉红粘帚霉菌的名称为SWFUYHL02

01,该菌对小菜蛾有毒力作用,可用于小菜蛾的生物防治。2.一种生物菌剂在小菜蛾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菌剂为粉红粘帚霉菌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俊佳李永和马云强刘佳张梓月杨明国田芸菁刘勉勾朝金张倩婷刘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