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36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主要是利用花生壳粉发酵液调控的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微生态养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推水曝气管、多级环形曝气管和排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花生壳粉(与传统碳源相比价格低廉)制备的发酵液调控对虾的养殖系统,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实现了对虾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花生壳粉发酵液中的复合微生物中具有降解花生壳粉、抑制病原菌、去除有害氮元素等多种功能,可以构建良好的养殖环境,保证对虾的健康养殖。虾的健康养殖。虾的健康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凡纳滨对虾作为世界第一大虾类养殖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对虾养殖业的主导品种。目前凡纳滨对虾养殖包括池塘养殖、温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模式;由于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养殖密度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可控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在对虾养殖上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养殖密度高、饵料负荷高,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物,导致养殖环境极易恶化,而目前维持养殖环境稳定的主要方法还是以换水模式为主,通过大量水体交换排出养殖废物。因此,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也存在水资源消耗大、热能损耗高、养殖尾水引发污染等问题,而且频繁的水体交换不利于养殖环境的稳定、易引入外部病原,阻碍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0003]为了有效去除养殖废物、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可在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循环水养殖、生物絮团养殖等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可通过一系列物理过滤、生物过滤、杀菌消毒等水处理设施处理养殖水体并实现循环利用,但循环水养殖系统一次建设成本高、系统运行能耗高、日常管理技术要求高,不利于对虾产业化推广。生物絮团模式主要通过在养殖系统中添加碳源促进异养微生物的生长,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降解、吸收、转化养殖废物,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且生物絮团模式属于养殖池原位净化,无需额外过多的设施设备,建设成本较低,便于产业化推广。但生物絮团养殖工艺仍不成熟,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不易掌控,易引发病原菌的过量增殖,导致对虾存活率低、饵料系数高、养殖产量不高、养殖成功率低等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仍未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养殖环境的不稳定、可复制性差成为限制该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相应的养殖水环境调控技术仍然缺乏,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生物絮团养殖模式,推动对虾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方法可以控制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平衡,转化去除各种养殖废物,降低养殖耗水量,实现对虾的绿色养殖。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利用花生壳粉发酵液调控的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微生态养殖。
[0007]进一步地,所述花生壳粉发酵液的制备具体包括:
[0008](1)将复合微生物与蔗糖、水混合后在有氧环境下活化培养,得到活化菌液;
[0009](2)将花生壳粉、活化菌液、水、营养液混合,发酵后得到花生壳粉发酵液。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花生壳粉在使用前经酸化、杀菌处理。
[0011]酸化处理一方面有助于花生壳粉的降解,促进溶解性碳源的释放,另一方面杀菌,避免潜在病原菌危害对虾健康养殖。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微生物包括嗜热侧孢霉、绿色木霉、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副干酪乳酸菌、亚硝化单胞菌、硝化球菌、硝化螺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微生物、蔗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0.8:7;所述活化培养的温度为25~30℃,时间为24h。
[0013]枯草芽孢杆菌、副干酪乳酸菌具有抑制弧菌的作用。
[0014]花生壳粉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弧菌生长、促进对虾生长。
[0015]进一步地,所述花生壳粉、活化菌液、水、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1.5:1.5:0.3;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0℃,时间为1~2d。
[0016]进一步地,所述花生壳粉的粒径为100~300μm;所述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为:(NH4)2SO
4 5.0g/L,KH2PO
4 1.0g/L,MgSO
4 0.3g/L,CaCl
2 0.3g/L,NaCl 0.5g/L,FeSO
4 0.005g/L,MnSO
4 0.016g/L,ZnCl
2 0.017g/L。
[0017]进一步地,所述花生壳粉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活力大于3U。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一种养殖系统,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推水曝气管、多级环形曝气管和排污口;
[0019]所述排污口位于养殖池中央;所述多级环形曝气管以排污口为中心均匀排布(多级环形曝气管以排污口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排列),每级曝气管均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气阀;所述推水曝气管固定于养殖池的四角,通过充气推动养殖池水体旋转。
[0020]多级环形曝气管和推水曝气管与风机相连,一方面为对虾养殖进行充氧,另一方面控制养殖系统中悬浮颗粒(花生壳粉和上面附着的微生物,还有残饵粪便等固体颗粒)的分布。
[0021]进一步地,每级曝气管均设置有4个进气口,各级曝气管间距0.5m,养殖池的四角分别设置长度为养殖池边长1/3的推水曝气管。
[0022]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为锥形底,排污口设置在所述锥形底中央。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每级曝气管上设置有4个进气口,并分别设置进气阀,控制曝气管充气效果,保证每级曝气管都能均匀充气。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花生壳粉发酵液在对虾养殖之前及养殖过程中需每天进行制备,并投加到养殖系统中;进行对虾养殖时,花生壳粉发酵液的投加量与对虾饵料投喂量保持一致,随着养殖的进行和活性悬浮粒子的逐渐成熟,养殖中后期,养殖水环境逐步稳定(NH
4+

N<1mg/L,NO2‑

N<1mg/L),逐渐降低花生壳粉发酵液的投加量,使活性悬浮粒子的浓度维持在200mg/L(养殖水)左右,并结合少量换水移除部分老化活性悬浮粒子。
[0025]活性悬浮粒子即总悬浮固体颗粒(TSS),国标法可测,过滤、称重。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活性悬浮粒子的浓度控制方法如下:提前1~3h停止多级环形曝气管最内环的充气,并借助推水曝气管的作用集中部分活性悬浮粒子于池中央,并通过中央底(排污口)排污移除,前期日排水量<5%,中后期(对虾2个月左右以后)投放日排水量<10%。
[0027]通过联合多级环形曝气管、推水曝气管、花生壳粉发酵液的添加、少量换水等方式控制养殖系统运行状况,维持活性悬浮粒子的净化活力,将活性悬浮粒子的浓度维持在
200mg/L左右,氨氮和亚硝酸盐控制在1mg/L以内。
[002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9](1)本专利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花生壳粉(与传统碳源相比价格低廉)制备的发酵液调控对虾的养殖系统,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还实现了对虾养殖环境的有效调控。
[0030](2)花生壳粉作为固体碳源,既可以为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进行异养同化,也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的附着基,构建多功能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花生壳粉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花生壳粉发酵液调控的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微生态养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壳粉发酵液的制备具体包括:(1)将复合微生物与蔗糖、水混合后在有氧环境下活化培养,得到活化菌液;(2)将花生壳粉、活化菌液、水、营养液混合,发酵后得到花生壳粉发酵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包括嗜热侧孢霉、绿色木霉、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副干酪乳酸菌、亚硝化单胞菌、硝化球菌、硝化螺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复合微生物、蔗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0.8:7;所述活化培养的温度为25~30℃,时间为24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壳粉、活化菌液、水、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1.5:1.5:0.3;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5~30℃,时间为1~2d。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虾微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壳粉的粒径为100~300μm;所述营养液的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钊王瑞龙李健常志强李吉涛翟倩倩王德彬刘辰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大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山东中朗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