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测量渣金界面电化学性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33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测量渣金界面电化学性质的方法,主要涉及冶金过程中的熔渣与金属液界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接测量渣金界面电化学性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和一种直接测量渣金界面电化学性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冶金过程中,金属液和炉渣之间的界面特性对炼钢过程至关重要,其中许多炼钢过程涉及元素会在金属/熔渣界面发生传质和非均相反应。熔渣/金属反应是由相之间的化学势差异引起的,但决定动力学的是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界面张力等性质在炼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低的界面张力可以导致乳化,并通过增加界面面积强化金属/熔渣反应,这有利于冶金过程中元素的脱除,例如C、P、S的脱除。然而,决定界面性质的不仅仅是金属/熔渣的成分,还有界面上的化学反应速率。因此,了解金属/熔渣反应动力学和界面特性对于生产高品质钢至关重要。
[0003]然而,由于高温实验和观察的困难,金属/熔渣界面研究面临极大的挑战。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获得两相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但由于这两个相都是不透明的,所以通常通过X射线技术来观察它们,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通过接触角直接获得界面张力,但读取X射线照片上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包括第一坩埚、第二坩埚和第三坩埚,所述第一坩埚、第二坩埚和第三坩埚均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圆柱形中空壳体,所述第一坩埚的底端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坩埚的顶端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坩埚的底端向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坩埚完全位于所述第三坩埚内,且所述第二坩埚的底端与所述第三坩埚的底端重合,所述第三坩埚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对第一坩埚的底端形成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坩埚的直径>第一坩埚的直径>第二坩埚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坩埚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坩埚底端的通孔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坩埚为直径50mm,高80mm的氧化铝坩埚,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所述第二坩埚为直径20mm,高30mm的氧化铝坩埚;所述第三坩埚为直径60mm,高40mm的氧化铝坩埚。5.一种直接测量渣金界面电化学性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

熔渣电池体系坩埚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粉末及熔渣放入所述坩埚系统中;S2、将所述坩埚系统放入高温炉中,升到目标温度后,将电极插入到熔渣中,连接电化学工作站进行阻抗谱测试;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君何晓波刘仕元周国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