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曦婷专利>正文

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33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箱体、破碎机构和筛选机构,两个导流板和格挡机构;所述箱体内的顶部相对倾斜固定有两个所述导流板,所述箱体顶部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方还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格挡机构,所述箱体底部两侧相对固定设置有所述筛选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格挡机构进行对挡板和导向块导流方向切换,将正在工作的筛选机构的一侧箱体进行封闭,另一侧箱体则继续进行固体废弃物进入另一侧筛选机构的填充过程,使得其中一个筛选机构在进行筛选工作时,另一侧筛选机构正在进行填充过程两侧同时不停的进行交替工作,不会出现工作停止的过程,提高了工作筛选的效率。提高了工作筛选的效率。提高了工作筛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并且会破坏生态平衡。而现有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通常由进料、破碎和筛选三个步骤来完成固体废弃物处理,但是由于筛选机构对破碎后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筛选时,筛选机构就不能再继续接收物料了,这时整个装置停止工作,否则新的物料会堆积在筛选机构上,从而严重影响筛选效果。只有等筛选机构完成筛选后整个装置才能继续工作,这样就导致了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箱体、破碎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箱体(1)、破碎机构(2)和筛选机构(3),所述破碎机构(2)用于破碎固体废弃物,所述筛选机构(3)用于将破碎后不同大小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筛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导流板(4)和格挡机构(5);所述箱体(1)内的顶部相对倾斜固定有两个所述导流板(4),所述箱体(1)顶部位于所述导流板(4)的上方还设置有破碎机构(2),所述格挡机构(5)上的导向块(5.1)顶端与两个所述导流板(4)的出口竖直端面活动搭接,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格挡机构(5),所述箱体(1)底部两侧相对开设有两个出料口(1.1),所述箱体(1)的两侧对应所述出料口(1.1)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筛选机构(3),所述出料口(1.1)与所述筛选机构(3)上的进料口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机构(5)包括:导向块(5.1)、两个呈“八”字形相对设置的支撑导向板(5.2)、第一转轴(5.3)、第一皮带轮(5.4)、两个皮带(5.5)、第二转轴(5.6)、转向板(5.7)、两个第二皮带轮(5.8)、两个扇形齿轮(5.9)、两个第一圆杆(5.10)、两个第二圆杆(5.11)、两个第一齿轮挡板(5.12)、两个第二齿轮挡板(5.13)、两个挡板(5.14)、第三圆杆(5.15)、齿轮(5.16)、两个液压缸(5.17)和两个滑动齿条(5.18);所述箱体(1)中部顶端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轴(5.3),所述导向块(5.1)内固定有所述第一皮带轮(5.4),所述第一皮带轮(5.4)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转轴(5.3)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支撑导向板(5.2)的上表面为弧形且与所述导向块(5.1)的下表面活动贴合,所述箱体(1)的中部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二转轴(5.6),所述第二转轴(5.6)位于所述第一转轴(5.3)的正下方靠近所述支撑导向板(5.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转轴(5.6)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向板(5.7),所述第二转轴(5.6)的外表面以所述转向板(5.7)为中心沿其轴向向两侧对称依次固定套接有所述第二皮带轮(5.8)和扇形齿轮(5.9),所述第一皮带轮(5.4)和所述第二皮带轮(5.8)通过所述皮带(5.5)转动套接,所述箱体(1)中部以所述第二转轴(5.6)为中心沿水平方向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圆杆(5.10)和两个第二圆杆(5.11),两个所述第一圆杆(5.10)和两个所述第二圆杆(5.11)沿轴向相对分布在所述箱体(1)的两侧表面,每个所述第一圆杆(5.10)的外侧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一齿轮挡板(5.12),每个所述第二圆杆(5.11)的外侧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二齿轮挡板(5.13),两个所述第一齿轮挡板(5.12)的最外端均与所述挡板(5.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挡板(5.13)的最外端均与所述挡板(5.1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5.14)与所述支撑导向板(5.2)的下表面活动抵接,所述第一齿轮挡板(5.12)和所述第二齿轮挡板(5.13)始终呈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婷高峰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曦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