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32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及方法,涉及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电流标定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传感信号模块、信号滤波模块温度和稳定性分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模拟高压电力电源工作环境,并提供一种标定电流传感器结构和温度偏差模型,通过单一标定传感器和误差真实偏离,实现对用于测量高压电力电源的直流、工频和高频成分的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标定,解决了用于高压电力电源的高性能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准确标定的问题。准确标定的问题。准确标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标定
,特别是一种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子技术高速发展,通过电流传感器对高压电力电源稳定运行进行监测也是重点研究发展方向之一,而对高压电力电源中重要支路进行持续的电流实时监测,需要考虑到系统内温度变化,通常要求传感器具有高稳定性、宽测量范围和高性能。
[0003]高压电力电源需要整流、逆变和升压等过程将三相市电转换成需要的高电压,变换过程中电流的幅值变化很大,包含直流、工频和高频成分。高压电源设备长时间工作在大电流的状态时,功率器件产热多会使周围温度升高,甚至有些工作在周围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使得传感器在测量时会因为温度漂移引起较大的误差使得传感器精度下降,电流的精确检测对系统的稳定工作及安全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对具有温度稳定性的电流传感器对于高压电力电源的电流监测显得特别重要,同时电流传感器又要兼顾宽量程范围、高灵敏度、高集成度、高精确度、高线性度的特点。
[0004]但现有的电流传感器对温度比较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标定模块(100),包括电流标定箱(101)、电流发生器(102)和载流导线(103),所述电流发生器(102)能够产生10A~150A的直流侧模拟电流、大于等于10kHz的谐振模拟电流或1mA~2A的负载模拟电流中,所述载流导线(103)一端与电流发生器(102)电性连接,另一端能够传导直流侧模拟电流、谐振模拟电流或负载模拟电流中的一种电流经过电流标定箱(101),并最终与电流模拟负载(104)电性连接;温度控制模块(200),能够通过温控子模块(201)提供80℃~140℃对应直流侧模拟电流、谐振模拟电流的第一标定环境温度和20℃~50℃对应负载模拟电流的第二标定环境温度,以及通过无线温度传感器(202)监测电流标定箱(101)内的标定环境温度;传感信号模块(300),能够获取待测电流传感器(301)和标定电流传感器(302)分别监测得到的第一传感信号和第二传感信号;信号滤波模块(400),能够分别对第一传感信号和第二传感信号进行滤波,对应得到第一波形信号和第二波形信号;温度稳定性分析模块(500),能够根据第一波形信号、第二波形信号和标定环境温度信号对待测电流传感器进行温度稳定性标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标定箱(101)外壳为球状空心结构,且所述载流导线(103)沿其最大圆切面直径穿设于电流标定箱(101);所述电流标定箱(101)内相对载流导线(103)设有第一传感器平台(101a)和第二传感器平台(101b);所述第一传感器平台(101a)和第二传感器平台(101b)均与电流标定箱(101)内侧连接;所述电流标定箱(101)外壳下部与倒三脚支撑底座(101c)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子模块(201)包括加热电阻丝(201a),所述加热电阻丝(201a)以载流导线(103)与电流标定箱(101)外壳相交处为顶点,沿电流标定箱(101)外壳内部最大圆切面间隔45
°
依次设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流传感器(301)通过第一传感器平台(101a)和第一传感信号传输线传输第一传感信号至信号滤波模块(400);所述标定电流传感器(302)通过第二传感器平台(101b)和第二传感信号传输线传输第二传感信号至信号滤波模块(40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电流传感器(302)包括磁芯(302a)、激励绕组(302b)、次级绕组(302c)、激励电路(302d)、低通采样电阻(Rg)和高通采样电阻(Rs)。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流传感器温度稳定性的标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302a)为环状双磁芯,且载流导线(103)穿过其内部中心位置;所述激励绕组(302b)缠绕于环状双磁芯的内磁芯;所述次级绕组(302c)缠绕于环状双磁芯中内磁芯的内侧和外磁芯的外侧;所述激励电路(302d)为自激电路,其一端与分别与激励绕组(302b)的一端和低通采样
电阻(Rg)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明勇祝健杨徐长宝王宇高吉普冯起辉何雨旻文屹吕黔苏林呈辉古庭赟代奇迹汪明媚孟令雯徐玉韬张后谊张俊杰李鑫卓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