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高设计性的冲厕装置。具体而言,具备:壳,设置于便器的上面;锁定部,限制所述壳对所述便器的移动;及解除部,解除所述锁定部的限制,其特征为,所述解除部具有:操作部;及传递部,将给予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锁定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从所述壳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形态一般涉及一种冲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对便器的上面进行清扫,已周知能够使设置在便器之上的壳从便器上升的冲厕装置(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6
‑
1165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冲厕装置的用于使壳上升的操作部配设在壳的下端,因此有可能受设计的制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形态是基于这样的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设计性的冲厕装置。
[0006]第1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具备:壳,设置于便器的上面;锁定部,限制所述壳对所述便器的移动;及解除部,解除所述锁定部的限制,其特征为,所述解除部具有:操作部;及传递部,将给予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锁定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从所述壳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
[0007]根据该冲厕装置,将操作部设置在从壳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由此可提高冲厕装置的设计性。
[0008]第2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专利技术中,所述操作部具有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所述操作面设置在从所述壳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
[0009]根据该冲厕装置,可提高设计性。
[0010]第3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或第2专利技术中,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与所述锁定部不同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所述传递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延展部。
[0011]根据该冲厕装置,即使操作部与锁定部的上下位置不同,通过延展部也能够将操作部的操作力高效地传递到锁定部。
[0012]第4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3专利技术中,所述传递部具有:第1部位,从所述操作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延展部,从所述第1部位延伸;及第2部位,从所述延展部朝着所述锁定部延伸,所述壳具有:第1导向部,对所述第1部位进行导向;及第2导向部,对所述第2部位进行导向。
[0013]根据该冲厕装置,通过对传递部的第1部位进行导向的第1导向部和对传递部的第2部位进行导向的第2导向部,能够使传递部的动作变得顺畅。由此,能够将操作部的操作力高效地传递到锁定部。
[0014]第5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4专利技术中,所述锁定部具有:壳部;及爪部,设置在所述壳部内,对所述壳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传递部具有从所述第2部位朝着所
述锁定部内延伸且使所述爪部进行移动的第3部位,所述壳部具有对所述第3部位进行导向的第3导向部。
[0015]根据该冲厕装置,通过对传递部的第3部位进行导向的第3导向部,能够将操作部的操作力高效地传递到爪部。
[0016]第6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4或第5专利技术中,所述延展部从所述第1部位朝着所述第2部位向斜下方延伸。
[0017]根据该冲厕装置,利用延展部提高操作部的高度,而可提高设计性。另外,通过延展部能够抑制力的传递效率下降。
[0018]第7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6专利技术中,所述延展部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面的上下高度的中央位置朝着所述第2部位延伸,所述延展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所述操作部的从所述操作面的上端到下端为止的高度的一半以上。
[0019]根据该冲厕装置,能够将操作部的操作面设置在与壳的下端相比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可提高设计性。另外,由于延展部从操作面的上下高度的中央部延伸,因此能够最高效地传递操作力。
[0020]第8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7专利技术中,所述延展部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为上下方向的尺寸以上。
[0021]根据该冲厕装置,以操作力发挥作用的水平方向为基准,延展部的角度为45度以下,因此能够抑制传递效率下降。通过抑制传递效率下降,操作面的配置自由度提高,能够将操作面配置在与壳的下端相比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因而,可提高设计性。
[0022]第9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第8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操作部配设在从所述壳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离1mm以上的位置。
[0023]根据该冲厕装置,可提高冲厕装置的设计性。
[0024]第10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第9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具有可开闭地设置于所述壳的便盖,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从所述壳的下端朝着上方离开的位置,当所述便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操作部被所述便盖所覆盖。
[0025]根据该冲厕装置,当便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无法目视观察到操作部,因此可提高冲厕装置的设计性。
[0026]第11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具备:便器;侧面罩,从侧方覆盖所述便器的后部;壳,设置在所述便器之上;及便盖,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壳,当从侧方观察时,在已关闭的所述便盖与所述便器之间的第1间隙的后端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壳与所述侧面罩之间的第2间隙;所述壳与已关闭的所述便盖之间的第3间隙;及所述便器与所述侧面罩之间的第4间隙。
[0027]根据该冲厕装置,在第1间隙的后端部分别连接有第2~第4间隙,第1~第4间隙的端部相互接近。由此,例如从壳与便盖之间的第3间隙到达便器或罩的上面的水等污物,容易进入便器与罩之间的第4间隙。因此,能够抑制水等污物在位于壳的下方的便器或罩的上面上扩散,可提高清扫性。
[0028]第12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1专利技术中,所述第4间隙在铅直方向上延伸。
[0029]根据该冲厕装置,与第4间隙从铅直方向倾斜而延伸的情况相比,可缩短第4间隙的长度。即,可缩短水等污物有可能积攒的间隙,可提高清扫性。
[0030]第13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1或第12专利技术中,还具备对所述便盖进行开闭的开闭装置,处于已关闭的状态的所述便盖,覆盖所述壳的上面部的至少一部分。
[0031]根据该冲厕装置,由于便盖覆盖壳的上面部,因此能够抑制水滴或灰尘从便盖与壳的上面部之间浸入。另外,由于便盖覆盖壳的上面部,因此能够使便盖的重心位置位于后方。由此,通过开闭装置容易开闭便盖。
[0032]第14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1~第13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还具备除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壳内,对从所述壳外引入的空气进行除臭,排出由所述除臭装置已进行除臭的空气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壳的背面部。
[0033]根据该冲厕装置,由于排气口设置在背面部,因此能够抑制垃圾或水滴从排气口进入壳内。
[0034]第15专利技术是一种冲厕装置,其特征为,在第11~第14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壳的背面部具有:第1倾斜面;及第2倾斜面,相对于铅直方向,与所述第1倾斜面相比更加倾斜,延长所述第1倾斜面与所述第2倾斜面的边界部的直线和延长所述第3间隙的直线发生交叉。
[0035]根据该冲厕装置,由于边界部的位置与第3间隙的位置对齐,因此壳的形状变简单,所以可提高清扫性。另外,可提高设计性。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形态,提供一种可提高设计性的冲厕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厕装置,具备:壳,设置于便器的上面;锁定部,限制所述壳对所述便器的移动;及解除部,解除所述锁定部的限制,其特征为,所述解除部具有:操作部;及传递部,将给予所述操作部的操作力传递到所述锁定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从所述壳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厕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操作部具有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所述操作面设置在从所述壳的下端朝着上方或下方离开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厕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操作部设置在与所述锁定部不同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所述传递部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延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厕装置,其特征为,所述传递部具有:第1部位,从所述操作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延展部,从所述第1部位延伸;及第2部位,从所述延展部朝着所述锁定部延伸,所述壳具有:第1导向部,对所述第1部位进行导向;及第2导向部,对所述第2部位进行导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厕装置,其特征为,所述锁定部具有:壳部;及爪部,设置在所述壳部内,对所述壳的移动进行限制,所述传递部具有从所述第2部位朝着所述锁定部内延伸且使所述爪部进行移动的第3部位,所述壳部具有对所述第3部位进行导向的第3导向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厕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延展部从所述第1部位朝着所述第2部位向斜下方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厕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延展部从所述操作部的操作面的上下高度的中央位置朝着所述第2部位延伸,所述延展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所述操作部的从所述操作面的上端到下端为止的高度的一半以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匡彦,前田克史,绿文也,今村义隆,川俣淳,持田真之,平宪作,川田贤志,神祐纪,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