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31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2
一种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针对待安装吊顶龙骨的区域,获取所述区域的边界;沿所述边界,将所述边界划分为多个首尾相连的有向线段;从得到的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的距离阈值;连接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将所述吊顶子区域汇总,得到吊顶子区域集合,以在所述吊顶子区域集合中进行吊顶龙骨的排布。保证吊顶区域满足吊顶龙骨的安装需求,使得吊顶龙骨合理安装且保证安装安全性。装安全性。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电子设备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及吸音的作用。吊顶按照吊顶板类型可分为石膏板吊顶、铝扣板吊顶、集成吊顶、生态木吊顶、玻璃吊顶、矿棉板、硅钙板及聚氯乙烯(pvc)板等。按照吊顶形状可分为平面顶、边顶、直线顶、回型顶、异形顶和穹顶。吊顶通常采用吊顶龙骨来支撑,吊顶龙骨是用来支撑及固定吊顶结构的一种建筑材料,一般有副龙骨、主龙骨及边龙骨组成,副龙骨与吊顶板直接连接,起到固定吊顶的作用。吊顶龙骨的排布是根据所划分的吊顶区域的形状,以及吊顶龙骨的排布规则进行的。
[0003]目前,可以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具进行吊顶区域的划分,BIM工具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所建立的三维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库。采用BIM工具进行吊顶区域的划分过程为:采用BIM工具构建吊顶区域的三维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吊顶区域的三维模型,根据对吊顶龙骨的排布的人工经验,采用BIM工具在吊顶区域进行划分。在这里,当设计人员使用BIM工具设计吊顶区域时,主要关心的是吊顶造型的美观,并不关心吊顶龙骨的排布,然而施工人员需要在吊顶区域内进行吊顶龙骨的安装时,需要考虑在吊顶区域内如何排布吊顶龙骨,才能使得整个吊顶龙骨的承重更合理且安全可靠。因此,目前采用BIM工具进行吊顶区域划分时,是人工凭借经验划分的,并没有考虑吊顶龙骨的排布信息,从而使得所划分的吊顶区域无法满足吊顶龙骨的安装需求,使得基于该吊顶区域进行吊顶龙骨的安装时不合理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及装置,能够保证所划分的吊顶区域满足吊顶龙骨的安装需求,使得吊顶龙骨在所划分的吊顶区域内合理安装且保证安装安全性。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针对待安装吊顶龙骨的区域,获取所述区域的边界;
[0007]沿所述边界,将所述边界划分为多个首尾相连的有向线段,得到包括多个有向线段的有向线段集合;
[0008]从所述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的距离阈值;
[0009]连接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
[0010]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
[0011]将所述吊顶子区域汇总,得到吊顶子区域集合,以在所述吊顶子区域集合中进行吊顶龙骨的排布。
[0012]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得到包括多个有向线段的有向线段集合包括:
[0013]沿所述区域的外边界,将所述外边界划分为多个首尾相连的有向线段,得到包括多个第一有向线段的第一有向线段集合;
[0014]所述从所述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有向线段包括:
[0015]从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第一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0016]所述连接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包括:
[0017]连接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
[0018]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外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
[0019]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从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第一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包括:
[0020]a1、从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任一第一有向线段作为当前第一有向线段;
[0021]b1、基于外边界的第一方向,将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相邻的第一有向线段作为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
[0022]c1、以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所在方向进行延伸得到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判断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是否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如果是,记录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同时,以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所在反方向进行延伸得到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判断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是否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如果是,记录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
[0023]d1、将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作为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转入步骤b1~c1继续执行,直到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的第一有向线段都被遍历完。
[0024]在上述方法中,所述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外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包括:
[0025]当记录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时,从对应的所述交点开始,按照所述外边界的第二方向,形成包含所述分割线的闭环作为一个所述吊顶子区域,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
[0026]当记录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时,从对应的所述交点开始,按照所述外边界的第一方向,形成包含所述分割线的闭环作为一个所述吊顶子区域。
[0027]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得到包括多个有向线段的有向线段集合包括:
[0028]沿所述区域的内边界,将所述内边界划分为多个首尾相连的有向线段,得到包括
多个第二有向线段的第二有向线段集合;
[0029]所述从所述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有向线段包括:
[0030]从所述第二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第二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第二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区域的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选取的第二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0031]所述连接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包括:
[0032]连接所述选取的第二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
[0033]采用所述分割线、所述外边界和所述内边界,划分得到多个吊顶子区域。
[0034]在上述方法中,所述从所述第二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第二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第二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区域的外边界相交的交点包括:
[0035]a2、从所述第二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任一第二有向线段作为当前第二有向线段;
[0036]b2、基于外边界的第一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吊顶龙骨安装的吊顶区域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针对待安装吊顶龙骨的区域,获取所述区域的边界;沿所述边界,将所述边界划分为多个首尾相连的有向线段,得到包括多个有向线段的有向线段集合;从所述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的距离阈值;连接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将所述吊顶子区域汇总,得到吊顶子区域集合,以在所述吊顶子区域集合中进行吊顶龙骨的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包括多个有向线段的有向线段集合包括:沿所述区域的外边界,将所述外边界划分为多个首尾相连的有向线段,得到包括多个第一有向线段的第一有向线段集合;所述从所述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有向线段包括:从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第一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所述连接所述选取的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包括:连接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形成分割线;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外边界,将所述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多个第一有向线段,所述选取的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包括:a1、从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选取任一第一有向线段作为当前第一有向线段;b1、基于外边界的第一方向,将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相邻的第一有向线段作为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c1、以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所在方向进行延伸得到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判断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是否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如果是,记录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同时,以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所在反方向进行延伸得到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判断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上是否存在与所述外边界相交的交点,且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端到对应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如果是,记录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d1、将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作为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转入步骤b1~c1继续执行,直到所述第一有向线段集合中的第一有向线段都被遍历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分割线与所述外边界,将所述
区域划分为多个吊顶子区域包括:当记录所述当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时,从对应的所述交点开始,按照所述外边界的第二方向,形成包含所述分割线的闭环作为一个所述吊顶子区域,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相反;当记录所述前第一有向线段的延长线及对应的所述交点时,从对应的所述交点开始,按照所述外边界的第一方向,形成包含所述分割线的闭环作为一个所述吊顶子区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包括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昂李亚男李坚弘
申请(专利权)人: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