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28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终端模块、控制模块和供气模块,终端模块用于输入预设数据,且将预设数据输出至控制模块,并根据预设数据,计算肺一氧化碳弥散数据,与弥散肺功能仪的结果进行比对。控制模块用于接收预设数据,且以预设数据控制供气模块的运行。供气模块与弥散肺功能仪连接,用于根据预设数据模拟呼吸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模拟人体的整个弥散功能检查,并且可以预设屏气后的肺泡一氧化碳和示踪气体的浓度,吸入气体量,屏气时间等关键参数,以此可以计算出肺弥散功能所测试结果的参考值,与弥散肺功能仪的结果比对,验证肺弥散功能所检查的参数计算正确性以及精度。以及精度。以及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肺功能仪器的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膜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肺弥散功能测定是指针对氧和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及肺毛细血管壁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过程中的指标测定。目前对于肺弥散功能的测试通常使用如下方法和步骤,1.平静呼吸:受试者夹上鼻夹,口含咬嘴后平静呼吸4~5个周期,2.完全呼气:潮气末基线平稳后,直到其呼气完全至残气量位,3.快速吸气:快速均匀吸气完全至肺总量位(建议2s内完成,气道阻塞者应在4s内完成),4.屏气:屏气10s左右,5.中速匀速呼气:均匀持续中速呼气完全至残气量位(建议在2~4s)。在上述步骤中测得相应数据,根据DLCO(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不考虑血红蛋白和海拔的校正因子的情况下,使用传统单位(mL(STPD)
·
min
‑1·
mmHg

1),DLCO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表示肺泡容量在STPD状态下的值,(VI

生理死腔

系统死腔)*FICH4/FACH4;生理死腔为150ml(不适用与儿童)或通过公式2.2ml*体重(kg)计算(不适用于肥胖人群),系统死腔为固定值,根据弥散肺功能仪结构可测量得到。
[0003]表示屏气时间,单位为s;表示大气压力,单位为mmHg;47为37摄氏度状态下的水蒸气压力,单位为mmHg;表示吸入气CO的浓度;表示呼出气CH4的浓度;表示吸入气CH4的浓度;表示呼出气的CO的浓度;上述方法为利用一氧化碳可进行肺弥散功能检查,为了计算一氧化碳弥散量,需测定弥散开始时与屏气后肺泡气一氧化碳浓度,以及肺泡容积。
[0004]目前医疗中常用的弥散肺功能仪根据上述的测试方法开发生产,需要有一套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来验证其参数的正确性及精度,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目前没有相关的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给弥散肺功能仪的校验和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解决目前的弥散肺功能仪参数计算及结果的正确性以及精度无法检验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用于测试弥散肺功能仪,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终端模块、控制模块和供气模块;所述终端模块用于输入预设数据,且将所述预设数据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并根据所述预设数据,计算肺一氧化碳弥散数据,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的结果进行比对;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数据,且以所述预设数据控制所述供气模块的运行;所述供气模块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据模拟呼吸过程。
[0007]其中,所述供气模块包括呼吸模拟模块、吸入气体供应模块和呼出气体供应模块,所述弥散肺功能仪包括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呼吸模拟模块、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和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均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呼吸模拟模块用于对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输出固定频率的吸气及呼气、完全呼气以及快速吸气,所述呼吸模拟模块、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形成第一气体通路;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输出快速吸入时的气体,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呼吸模拟模块形成第二气体通路;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输出匀速呼气时的气体,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形成第三气体通路。
[0008]其中,所述呼吸模拟模块输出的气体为空气;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输出的气体中包含0.3%的CO、0.3%的CH4、21%的O2,其余为N2;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输出的气体的成分为5%的CO2,21%的O2,0.08%至0.13%的CO、0.16%至0.22%的CH4,其余为N2。
[0009]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呼吸模拟模块、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和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的运行。
[0010]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体通路、所述第二气体通路及所述第三气体通路的开闭。
[0011]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包括潮气量、潮气呼吸周期、残气量、吸气量、吸气时间、屏气时间、呼气时间以及呼气时间内呼出气体的成分。
[0012]为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弥散肺功能仪,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终端主机、控制器和供气机构;所述终端主机包括输入面板、CPU及显示屏,所述输入面板用于输入预设数据,所述CPU根据所述预设数据计算肺一氧化碳弥散数据,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的结果进行比对,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计算结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终端主机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据控制所述供气机构的运行;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向所述弥散肺功能仪供应气体。
[0013]其中,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呼吸模拟气筒、吸入气体存放仓和呼出气体供应气筒,所述呼吸模拟气筒、所述吸入气体存放仓和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气筒均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连
接;所述供气机构还包括多个气体存放仓,多个所述气体存放仓均与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气筒连接。
[0014]其中,所述呼吸模拟气筒、所述吸入气体存放仓和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气筒内均设有推动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推动器的运行。
[0015]其中,所述呼吸模拟气筒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吸入气体存放仓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之间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气筒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气体存放仓与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气筒之间还设有第四阀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及所述第四阀门的开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和测试装置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模拟人体的整个弥散功能检查,并且可以预设屏气后的肺泡一氧化碳和示踪气体的浓度,吸入气体量,屏气时间等关键参数,以此可以计算出肺弥散功能所测试的关键参数的参考值,与弥散肺功能仪的结果比对,验证肺弥散功能所检查的参数计算正确性以及精度,从而对弥散肺功能仪进行校验。
附图说明
[0017]为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肺弥散功能的测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用于测试弥散肺功能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包括终端模块、控制模块和供气模块;所述终端模块用于输入预设数据,且将所述预设数据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并根据所述预设数据,计算肺一氧化碳弥散数据,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的结果进行比对;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设数据,且以所述预设数据控制所述供气模块的运行;所述供气模块与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数据模拟呼吸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模块包括呼吸模拟模块、吸入气体供应模块和呼出气体供应模块,所述弥散肺功能仪包括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呼吸模拟模块、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和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均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呼吸模拟模块用于对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输出固定频率的吸气及呼气、完全呼气以及快速吸气,所述呼吸模拟模块、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形成第一气体通路;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输出快速吸入时的气体,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呼吸模拟模块形成第二气体通路;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弥散肺功能仪输出匀速呼气时的气体,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形成第三气体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模拟模块输出的气体为空气;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输出的气体中包含0.3%的CO、0.3%的CH4、21%的O2,其余为N2;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输出的气体的成分为5%的CO2,21%的O2,0.08%至0.13%的CO、0.16%至0.22%的CH4,其余为N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呼吸模拟模块、所述吸入气体供应模块和所述呼出气体供应模块的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弥散肺功能仪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丽琴陈洪彬成其新熊小川周道福袁峰迟奇峰谭景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