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11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开设有倒锥形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底部槽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列连通槽,每相邻两个所述连通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所述连通槽靠近凹槽位置开设有圆柱槽与连通槽连通,所有所述圆柱槽的槽壁的中心位置共同贯穿转动连接有主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播种作物需求快速调整开沟铲的角度,从而控制开沟深度,并利用装置移动至移动轮的滚动作用动力,使圆柱块发生周期性转动,通过种子槽将凹槽内的种子定量运输,实现等间距定量播种,利用开沟铲所在位置不同受压情况不一致,智能识别种植土地之间的沟壑间距,控制种子的下落播种,既减少种子的浪费也提高了播种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播种是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种植制度、栽培方式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方法,用手工或机具将种子播到一定深度的土层内的综合农事作业。
[0003]现有的农业播种装置结构中播种嘴数量固定,在用于不同的宽度和间距的种植土地播种时,需要关闭多余播种嘴减少种子出口,避免种子浪费,然而这需要人工进行调节不能智能识别进行自动调节,并且现有的播种装置一般无法控制播种的深度,无法适用于不同的作物的播种,同时对于播种间距的调整较为麻烦,降低了农业播种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r/>[0006]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部开设有倒锥形的凹槽(2),所述凹槽(2)位于底部槽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列连通槽(8),每相邻两个所述连通槽(8)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所述连通槽(8)靠近凹槽(2)位置开设有圆柱槽(10)与连通槽(8)连通,所有所述圆柱槽(10)的槽壁的中心位置共同贯穿转动连接有主轴(11),所述主轴(11)位于每个圆柱槽(10)内部分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圆柱块(12),每个所述圆柱块(12)上开设有种子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支板(3),两块所述支板(3)的下端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轮轴(4),所述轮轴(4)的两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移动轮(5),所述机箱(1)远离支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分布的支脚(6),每根所述支脚(6)的下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辅助轮,所述机箱(1)远离辅助轮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把手(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1)的一端延伸至机箱(1)外侧且同轴固定连接有多个传动轮(14),所述主轴(11)上传动轮(14)的直径从内靠外逐渐减小,每个所述传动轮(14)的边缘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圈挡缘(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间距的农业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4)靠近传动轮(14)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机箱(1)靠近传动轮(1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控制槽(17),所述控制槽(17)内滑动连接有控制块(18),所述控制槽(17)的上下槽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与控制块(1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9)的上端延伸至机箱(1)上方且同轴固定连接有摇轮(20),所述控制块(18)位于控制槽(17)外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压力轮(21),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14)与主动轮(16)和压力轮(21)共同套设有一条传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寒储召兵
申请(专利权)人:一度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