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399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3
本公开提出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包括:养护架,养护架设置在衬砌内;充气垫,充气垫设置在养护架上,且充气垫的边缘抵靠在衬砌的内表面,以使充气垫与衬砌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湿润层,湿润层设置在养护架上,湿润层位于密闭空间内,湿润层抵靠在衬砌的内表面上;注水装置,注水装置设置在养护架上,注水装置的注水端与湿润层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中,通过湿润层及充气垫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衬砌的养护质量,保证了衬砌的混凝土强度,大大提高了隧道建设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衬砌养护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衬砌是指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周向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衬砌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其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通常,衬砌混凝土在浇筑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湿养护,传统的保湿养护方式多是直接向衬砌内表面洒水、喷水,此种方式存在较多的问题。
[0003]由于水喷洒在衬砌内表面后会直接流向隧道的地面,不仅使得水在在衬砌内表面的停留时间较短,且水不易全覆盖衬砌内表面,造成衬砌内表面的湿度不均匀,最终导致衬砌内表面出现裂缝,而且使得水量消耗较大,污水积存在隧道地面上,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隧道内的卫生情况较差。
[0004]同时,在喷洒过程中衬砌内表面容易因水的冲击力而造成损伤,且衬砌内表面直接暴露在隧道中,容易受到隧道内的环境影响。由此,传统的养护方式使得衬砌的混凝土质量较低,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包括:养护架,所述养护架设置在所述衬砌内;充气垫,所述充气垫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且所述充气垫的边缘抵靠在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以使所述充气垫与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湿润层,所述湿润层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湿润层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湿润层抵靠在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上;注水装置,所述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注水装置的注水端与所述湿润层相连。
[0008]可选的,所述养护系统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加热层,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湿润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注水装置电性相连;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内,所述加热丝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湿润层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
[0009]可选的,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输液泵,所述输液泵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输液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端相连,所述输液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液端,所述软管的出液端设置在所述湿润层内,所述软管的进液端与所述输液泵的出液端相连;湿度
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充气垫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
[0010]可选的,所述养护架包括:轮架;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轮架上;骨架,所述骨架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骨架沿所述衬砌的周向分布在所述衬砌内,所述充气垫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骨架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衬砌内设置有导轨,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导轨滚动相连;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行走轮的输入轴相连;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与所述行走轮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
[0011]可选的,所述纵梁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养护架还包括: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轮架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纵梁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
[0012]可选的,所述养护架还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按钮,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按钮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
[0013]可选的,所述养护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报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充气垫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所述风速传感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
[0014]可选的,所述骨架上设置有多个空槽,所述充气垫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突起,所述突起插设在所述空槽内,且所述突起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抵靠在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
[0015]可选的,所述充气垫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充气垫上设置有充气阀,所述充气阀用于所述充气垫内充装气体,所述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0016]可选的,所述养护系统还包括:避让口,所述避让口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避让口内插设有通风管。
[0017]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8]注水装置向湿润层输送水,由于湿润层抵靠在衬砌的内表面,使得水能够通过湿润层均匀的分布在衬砌内表面,且停留时间大大延长,不仅保证衬砌的内表面能够得到均匀湿润,避免开裂,而且减小了水量的消耗,节省水资源的同时避免因污水在隧道地面积存而造成隧道卫生情况差的问题,同时由于湿润层的设置,也避免衬砌内表面出现因受到水的冲力而出现损伤的问题;
[0019]充气垫将衬砌的内表面与隧道内的环境隔离开,从而减小隧道内的环境对衬砌的影响,保证衬砌的养护质量;
[0020]由此,通过湿润层及充气垫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衬砌的养护质量,保证了衬砌的混凝土强度,大大提高了隧道建设的安全性。
[0021]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5]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中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0027]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中突起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所示:1、养护架,2、充气垫,3、湿润层,4、保温层,5、加热层,6、控制器,7、加热丝,8、温度传感器,9、储液箱,10、输液泵,11、软管,12、湿度传感器,13、轮架,14、纵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护架,所述养护架设置在所述衬砌内;充气垫,所述充气垫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且所述充气垫的边缘抵靠在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以使所述充气垫与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湿润层,所述湿润层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湿润层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湿润层抵靠在所述衬砌的内表面上;注水装置,所述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注水装置的注水端与所述湿润层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系统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加热层,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湿润层设置在所述加热层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注水装置电性相连;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加热层内,所述加热丝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湿润层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输液泵,所述输液泵设置在所述养护架上,所述输液泵的进液端与所述储液箱的出液端相连,所述输液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相连;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液端,所述软管的出液端设置在所述湿润层内,所述软管的进液端与所述输液泵的出液端相连;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充气垫靠近所述衬砌内表面的一侧,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架包括:轮架;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轮架上;骨架,所述骨架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骨架沿所述衬砌的周向分布在所述衬砌内,所述充气垫设置在所述骨架上,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骨架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衬砌内设置有导轨,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导轨滚动相连;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珂周鸿雏罗章杨皓然冯赟杰王奇彬庄元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