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以来,对数据电缆的要求只针对传输性能及使用场合的耐环境性能,尚未有耐火型数据总线电缆,耐火数据总线电缆需通过耐火试验要求。随着各种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存在,电缆在高温环境中如果发生机械振动,电缆就会失去耐火特性,而机械振动是火灾事故中发生几率极高的。同时常规耐火电缆燃烧时仍有毒性气体释放,对于低烟无卤无毒产品提出了特别要求。因此,在上述背景条件下,需要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以满足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的要求,保证火灾发生时电缆可以继续可靠工作,产品采用了新型材料,特殊的结构设计和先进的制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双导体线芯,每根双导体线芯包括两根导体,两根导体外分别包覆有丁腈橡胶绝缘层后对绞,对绞后的两根导体外依次包覆有椭圆形聚丙烯包带层、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后构成双导体线芯,三根双导体线芯与三根碳纤维复合芯棒进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耐高温隔热绕包层、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哑光聚氨酯外护套。
[0006]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的编织角度均为50
‑
55
° >,编织密度为85
‑
90%。
[000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采用第六类软铜丝束绞而成。
[0008]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隔热绕包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发泡而成。
[0009]所述丁腈橡胶绝缘层(2)的材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0010]110~130份丁腈橡胶、2~4份硫磺、1~5份助交联剂TAIC、1~5份防老剂RD、20~30份剑麻纤维、1~2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13份氧化锌、10~16份环氧硬脂酸辛酯、2~4份二甲氨基丙胺、20~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亚硫酸氢铵、2~3份蓖麻油酸、0.7~1份过硫酸铵。
[0011]所述丁腈橡胶绝缘层(2)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取剑麻纤维,加入到1
‑
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3
‑
4小时,过滤,干燥,与亚硫酸氢铵共混,磨成细粉,得纤维粉;
[0013]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40
‑
5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0014]取二甲氨基丙胺,加入到其重量20
‑
30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纤维
粉,升高温度为60
‑
65℃,保温搅拌2
‑
3小时,得纤维分散液;
[0015]取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到其重量20
‑
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上述纤维分散液,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70
‑
75℃,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3
‑
4小时,出料,抽滤,将滤饼水洗,真空干燥,得改性纤维;
[0016]取丁腈橡胶重量的10
‑
15%,与蓖麻油酸混合,在60
‑
65℃下预热10
‑
20分钟,与上述改性纤维共混,升高温度为80
‑
85℃,继续保温搅拌1
‑
2小时,得预混料;
[0017]取上述预混料,与剩余的丁腈橡胶混合,搅拌均匀,送入烘箱中,烘箱温度调至110
‑
120℃,烘110
‑
115秒,取出,将烘干后的胶片放到开炼机上进行混炼,然后出片;
[0018]出好的片停放3
‑
5h,在密炼机中加入助交联剂TAIC、防老剂RD、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氧化锌、环氧硬脂酸辛酯混炼,当混炼温度达到115
‑
120℃排胶,最后在开炼机上加入硫磺,薄通打三角包5次,辊距1mm,然后调整胶片厚度4
‑
6mm,左右拉刀打卷后下片,室温停放24h后即得。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20]本专利技术将三根线芯与三根碳纤维复合芯棒进行绞合,增强了缆芯的韧性以及柔软性和抗拖拽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缆芯外包覆耐高温隔热绕包层、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其中耐高温隔热绕包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发泡而成增强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丁腈橡胶绝缘层材料,其中加入了剑麻纤维作为填料,提高整体的绝缘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丁腈护套材料通过有机改性,有效的促使无机纤维均匀的分散到橡胶基材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强度和韧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导体1、丁腈橡胶绝缘层2、椭圆形聚丙烯包带层3、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4、碳纤维复合芯棒5、耐高温隔热绕包层6、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哑光聚氨酯外护套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包括三根双导体线芯,每根双导体线芯包括两根导体1,两根导体1外分别包覆有丁腈橡胶绝缘层2后对绞,对绞后的两根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椭圆形聚丙烯包带层3、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4后构成双导体线芯,三根双导体线芯与三根碳纤维复合芯棒5进行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耐高温隔热绕包层6、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哑光聚氨酯外护套8。
[0026]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4、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的编织角度均为50
°
,编织密度为85%。
[0027]导体1采用第六类软铜丝束绞而成。
[0028]耐高温隔热绕包层6采用聚氨酯材料发泡而成。
[0029]丁腈橡胶绝缘层2的材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0030]110份丁腈橡胶、2份硫磺、1份助交联剂TAIC、1份防老剂RD、20份剑麻纤维、1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份氧化锌、10份环氧硬脂酸辛酯、2份二甲氨基丙胺、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份亚硫酸氢铵、2份蓖麻油酸、1份过硫酸铵。
[0031]丁腈橡胶绝缘层2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取剑麻纤维,加入到1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3小时,过滤,干燥,与亚硫酸氢铵共混,磨成细粉,得纤维粉;
[0033]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0034]取二甲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双导体线芯,每根双导体线芯包括两根导体(1),两根导体(1)外分别包覆有丁腈橡胶绝缘层(2)后对绞,对绞后的两根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椭圆形聚丙烯包带层(3)、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4)后构成双导体线芯,三根双导体线芯与三根碳纤维复合芯棒(5)进行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耐高温隔热绕包层(6)、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哑光聚氨酯外护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铜丝编织单独屏蔽层(4)、镀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的编织角度均为50
‑
55
°
,编织密度为85
‑
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采用第六类软铜丝束绞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隔热绕包层(6)采用聚氨酯材料发泡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绝缘层(2)的材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110~130份丁腈橡胶、2~4份硫磺、1~5份助交联剂TAIC、1~5份防老剂RD、20~30份剑麻纤维、1~2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0~13份氧化锌、10~16份环氧硬脂酸辛酯、2~4份二甲氨基丙胺、20~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亚硫酸氢铵、2~3份蓖麻油酸、0.7~1份过硫酸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轻型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绝缘层(2)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剑麻纤维,加入到1
‑
2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3
‑
4小时,过滤,干燥,与亚硫酸氢铵共混,磨成细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从林,钱文金,陆秀国,杨金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