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线路驱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90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驱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线路驱鸟器,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风力转动部、转动反光部和固定部;所述的风力转动部包括转动管,沿转动管的周圈设有若干半球形风动部;转动反光部包括若干以其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状分布的反光部件,风力转动部可以带动转动反光部整体绕其轴线转动,且转动反光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所述的反光部件发生自转;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固定管和其底部的连接固定座,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部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依靠风力作为动力,采用纯机械结构。风力转动部转动的同时,反光部件发生自转,复杂的运动加上无死角对光线进行反射,再加声音,极大的增强了驱鸟效果。极大的增强了驱鸟效果。极大的增强了驱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网线路驱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网线路驱鸟器,属于驱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鸟类筑巢等活动容易引起电力输电线路频发大面积停电事故。采用有效的驱鸟措施,防止鸟类活动引起输电线路故障,保障电网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部门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常用的驱鸟方式主要有几种:声音驱鸟、光驱鸟、风力驱鸟、超声波驱鸟。
[0003]目前市面上的声音或超声波驱鸟器采用电子设置,以电脑主机为核心,采用数字语音芯片存储库技术,控制器等方式播放发出驱鸟声音或超声波而达到驱鸟效果。但是此类设备成本较高,且电子设备用在户外故障率较高,维护保养不方便;而现有的光驱鸟、风力驱鸟装置的驱鸟效果不甚理想,结构功能较为简单,有的甚至沦为摆设:常见的,反光镜设置在半球形集风器内,反光效果有限,且集风器只能在水平方向转动,不能做到向各个方向的反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驱鸟效果极其理想的电网线路驱鸟器,采用纯机械机构,无需额外动力单元,且保养维护方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网线路驱鸟器,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风力转动部、转动反光部和固定部;所述的风力转动部包括转动管,沿转动管的周圈设有若干半球形风动部;转动反光部包括若干以其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状分布的反光部件,风力转动部可以带动转动反光部整体绕其轴线转动,且转动反光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所述的反光部件发生自转;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固定管和其底部的连接固定座,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部之上。
[0006]本专利技术架设于电网设备上,风力转动部转动的同时,反光部件发生自转,复杂的运动加上无死角对光线进行反射,极大的增强了驱鸟效果。
[0007]其中,所述的转动管下端和固定管上端均为环形齿条;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还包括设置于其上的若干滚动齿轮,所述的环形齿条与滚动齿轮相适配;所述的反光部件固定于滚动齿轮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还包括插接管,所述的滚动齿轮通过铰接轴铰接固定于插接管外侧,插接管与转动管、固定管均可以其轴线为圆心发生相对转动。
[0009]优选的,驱鸟器内部还设有吊线和金属球,所述的吊线顶端固定于转动管内,底端吊接金属球,金属球位于固定管内,且金属球的直径小于固定管内径。风力转动部转动,带动金属球不断撞击固定管发出尖锐声音,进一步增强驱鸟效果。
[0010]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固定管的筒体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增强声音发散效果。且外界的风可通过通风孔吹入固定管的筒体内,鼓动金属球撞击固定管发出声音,或利用空气
流动像哨子一样发声,更进一步增强驱鸟效果。
[0011]其中,所述的反光部件为条形双面反光镜或多面体反光镜。
[0012]优选的,所述的转动管顶部设有防鸟刺,进一步增强驱鸟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网线路驱鸟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依靠风力作为动力,采用纯机械结构,无需额外动力单元,成本低。风力转动部转动的同时,反光部件发生自转,复杂的运动加上无死角对光线进行反射,再加声音,极大的增强了驱鸟效果。且无风时,驱鸟器依然带有多个反射面,经实验驱鸟效果依然良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是多面体反光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防鸟刺1;转动管2;半球形风动部3;反光部件4;固定管5;通风孔6;连接固定座7;连接杆8;滚动齿轮9;吊线10;金属球11;插接管12;铰接轴13;
[0021]插接槽5.1;插接凸台1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网线路驱鸟器,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风力转动部、转动反光部和固定部;所述的风力转动部包括转动管2,沿转动管2的周圈设有若干半球形风动部3;转动反光部包括若干以其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状分布的反光部件4,风力转动部可以带动转动反光部整体绕其轴线转动,且转动反光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所述的反光部件4发生自转;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固定管5和其底部的连接固定座7,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部之上。
[0024]其中,转动管2下端和固定管5上端均为环形齿条;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还包括设置于其上的若干滚动齿轮9,所述的环形齿条与滚动齿轮9相适配;所述的反光部件4通过连接杆8固定于滚动齿轮9上。
[0025]转动反光部还包括插接管12,所述的滚动齿轮9通过铰接轴13铰接固定于插接管12外侧,插接管12与转动管2、固定管5均可以其轴线为圆心发生相对转动。具体的,固定管5顶部内侧设有一圈插接槽5.1,插接管12下端依靠重力插接于固定管5内;插接管12上端设有一圈插接凸台12.1(类似阶梯轴),靠重力和转动管2压接。转动管2和固定管5依靠插接管12保持同心。本专利技术依靠重力和插接即可连接固定牢固,且该结构拆装、维护方便,可直接将插接管12和固定管5拔开,向插接槽5.1处涂润滑;将插接管12和固定管5拔开后,还可将润滑油滴入转动管2内壁,内壁上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或上下滑动或转动插接管12,使润滑油进入摩擦接触面。
[0026]转动管2、固定管5、滚动齿轮9、插接管12和铰接轴1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27]本实施例的驱鸟器内部还设有吊线10和金属球11,所述的吊线10顶端固定于转动管2内,底端吊接金属球11,金属球11位于固定管5内,且金属球11的直径小于固定管5内径。固定管5的筒体上设有若干通风孔6。
[0028]其中,反光部件4为条形双面反光镜或多面体反光镜。
[0029]本实施例的转动管2顶部还设有防鸟刺1。
[003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1]本专利技术架设于电网设备上,风力作用于半球形风动部3带动转动管2发生转动,转动管2下端的环形齿条带动滚动齿轮9发生滚动,从而带动插接管12与转动管2发生差速转动,插接管12的转动速度为转动管2的二分之一(转速不至于过快),实现反光部件4自转的同时绕驱鸟器轴心转动,若干反光部件4自转无死角反光。风力转动部转动,带动金属球11不断撞击固定管5发出尖锐声音,外界的风还可通过通风孔6吹入固定管5的筒体内,鼓动金属球11撞击固定管5发出声音,或利用空气流动像哨子一样发声。在此过程中,顶部防鸟刺1也发生转动。
[003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依靠风力作为动力,采用纯机械结构,风力转动部转动的同时,反光部件4发生自转,复杂的运动加上无死角对光线进行反射,再加声音和转动的防鸟刺1,极大的增强了驱鸟效果。且无风时,驱鸟器依然带有多个反射面,经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线路驱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风力转动部、转动反光部和固定部;所述的风力转动部包括转动管(2),沿转动管(2)的周圈设有若干半球形风动部(3);转动反光部包括若干以其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状分布的反光部件(4),风力转动部可以带动转动反光部整体绕其轴线转动,且转动反光部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所述的反光部件(4)发生自转;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固定管(5)和其底部的连接固定座(7),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部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线路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管(2)下端和固定管(5)上端均为环形齿条;所述的转动反光部还包括设置于其上的若干滚动齿轮(9),所述的环形齿条与滚动齿轮(9)相适配;所述的反光部件(4)固定于滚动齿轮(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网线路驱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婷王璐王凯王文超宋健杨阳马庆伏胜凯王曼玲董雪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星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