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象识别方法及装置、机器人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及装置、机器人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基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机器人的功能性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0003]申请内容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对象识别方法。
[0006]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对象识别装置。
[0007]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
[0008]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0009]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对象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指令确定待识别的目标对象;在目标场景内进行对象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对象在目标场景中的目标位置;基于目标位置,向目标位置移动。 >[0010]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指令确定待识别的目标对象;在目标场景内进行对象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目标位置;基于所述目标位置,向所述目标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目标位置,包括:根据所述识别结果确定至少一个面部特征;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面部特征中的第一面部特征与目标面部特征匹配成功,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对应的第一识别对象确定为所述目标对象,并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位置;其中,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目标对象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识别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所述目标面部特征匹配失败,且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缓存区间中的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按照第一速度进行移动继续进行目标识别;响应于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所述目标面部特征及所述缓存区间中的面部特征匹配失败,将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存储至所述缓存区间,按照第一速度进行移动继续进行目标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一面部特征与所述目标面部特征及所述缓存区间中的面部特征匹配失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识别界面中的目标标识;在所述目标标识指示所述识别界面的面部特征信息存在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目标识别模型的识别框信息调整识别角度,并按照第二速度进行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识别模型的识别框信息调整识别角度,包括:获取与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对应的第一面部识别框;根据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确定对应的第一头部识别框;根据所述第一头部识别框确定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在所述识别界面中的位置信息,调整识别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确定对应的第一头部识别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所述目标识别模型输出的每个头部识别框的尺寸对应关系和面积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头部识别框之间的目标数值;对所述目标数值进行目标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头部识别框;其中,所述面积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每个头部识别框的交集面积和并集面积,所述目标数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头部识别框之间的关联程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象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所述目标识别模型输出的每个头部识别框的尺寸对应关系和面积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头部识别框之间的目标数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与每个头部识别框的第一高度比、交集区域的第一面积以及并集区域的第二面积;在所述第一高度比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面积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面积等于对应的头部识别框的面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面积和所述第二面积间的第一比值,并确定头部识别框的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一面部识别框的第二边缘的第一像素距离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军,梅江元,夏寅力,区志财,张智胜,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