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一直被用作制冷循环的制冷剂的氟利昂类(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替代氟利昂(HFC:氢氟烃)被认为是臭氧层的破环、全球变暖的原因。另外,防止全球变暖、能源问题等社会问题日益普遍,希望更换为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更小的制冷剂。
[0003]作为新制冷剂的候补,虽然多个GWP较小的自然制冷剂被关注到,但即使在这些候补中,CO2也具有安全性、操作性等优异等优点。另一方面,在将CO2用作制冷剂的情况下,由于必须提高运转压力,因此需要提高包含电动阀的制冷循环各部分的耐压性。专利文献1公开了为了提高耐压性而使用了坚固的结构和大直径的垫圈的电动阀的一例。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
42326号公报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专利文献1的电动阀中,配设有如下结构:在安装了罐体的结合部件与阀主体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能够安装于流路块,其特征在于,具有:阀主体单元,该阀主体单元具备上部圆筒部和下部圆筒部,并形成有配置了阀座的阀室;圆筒形状的罐体,该罐体与所述阀主体单元结合;转子,该转子装备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将所述转子的旋转移动转换为轴线方向移动;阀轴,该阀轴贯通所述上部圆筒部,并与所述转换机构连结而沿轴线方向位移,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阀座接近或分离;片状的第一垫圈,该第一垫圈配置在所述上部圆筒部与所述下部圆筒部之间,并沿与所述电动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片状的第二垫圈,该第二垫圈配置在所述下部圆筒部与所述流路块之间,并沿与所述电动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从所述电动阀的轴线方向观察,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利用通过使形成于所述上部圆筒部的螺纹与形成于所述下部圆筒部的螺纹在所述第一垫圈的径向外侧螺合并相对转动而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