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70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晶体管、发光器件、低电容、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以及第一侦测控制模块。具体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中设有第二晶体管。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可以调整流经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的脉冲宽度。其中,第一侦测控制模块可以侦测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采用外部补偿的方式对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从而提升驱动电路整体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均匀,改善Mic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微观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显示器件因具有反应快、宽色域、高分辨率、低能耗、高分辨率、高效率等优点,从而在显示面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Micro

LED显示器件已成为各大面板厂商的布局热点。
[0003]其中,Micro

LED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AM)驱动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驱动两种。目前依据两者各自在驱动方面的优点,已经开发出了PWM驱动和PAM驱动相结合的驱动方式,在低灰阶时用PWM驱动改善色点漂移,高灰阶时用PAM驱动保证高亮度。
[0004]其中,在现有的驱动电路中,PWM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薄膜晶体管随着显示面板使用时长的增加,容易产生阈值电压漂移,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与第二节点电连接;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接入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扫频信号以及数据信号,并与所述第一节点以及第一侦测端电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流经所述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的脉冲宽度;以及第一侦测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侦测控制模块接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与所述第一节点以及所述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侦测控制模块用于在侦测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时,在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还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与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接入所述扫频信号,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从而所述扫频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电容调整所述第三节点电位;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四节点电连接,且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一侦测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