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桃树和柑橘树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桃和柑橘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水果之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水果种植规模不断增加,桃和柑橘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探索新的种植模式成为产业提质增效有效途径之一。桃花是早春时节的花卉之一,香气浓郁,颜色鲜艳,观赏价值很高,但是,因桃花季缺少配套产品的供应,桃花的观赏价值很难直接转化为桃农的经济效益。通过搭配在桃花季成熟的水果,可为桃农带来直接的效益。如:种植在次年3
‑
4月份(桃花季)成熟的特晚熟柑橘,在游客观赏桃花的时候,顺带销售柑橘,有利于带动消费,促进果农增收。桃、晚熟柑橘混作可实现上述效果,但是,混作模式下会产生桃、柑橘树间肥水和时空资源相争、病虫害交叉感染、果园易郁闭等新问题,增加了果园日常管理的难度,导致目前桃树和柑橘的混作栽培无法实施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作模式下会产生桃树和柑橘树间肥水和时空资源相争,导致目前桃树和柑橘的混作栽培无法实施和推广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桃树和柑橘树在同一行采用交叉设置种植点位,所述桃树的开花期和所述柑橘树的果实成熟期重叠;所述种植点位位于大棚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桃树和柑橘树在同一行采用交叉设置种植点位,所述桃树的开花期和所述柑橘树的果实成熟期重叠;所述种植点位位于大棚内;S2、3月初,在桃树的种植点位挖桃树定植穴,在桃树定植穴内铺设隔离膜;在桃树定植穴中心放上装满定植土且添加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无纺布袋,将桃树苗种植在无纺布袋内;在柑橘树的种植点位挖柑橘树定植穴,将柑橘树苗种植在柑橘树定位穴内;S3、在桃树和柑橘树周围种植藿香蓟;S4、在12月
‑
1月对桃树进行修剪,在11月
‑
12月对柑橘进行修剪;S5、在修剪完毕后,对桃树和柑橘树采用臭氧水溶液进行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桃树品种选择低需冷量的中熟鲜食桃、观赏桃或赏果兼用桃树种;所述柑橘树选择桃花季成熟且抗寒的晚熟品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袋的直径为40
‑
120cm,袋高为40
‑
80cm;无统布袋厚度为100g/
㎡‑
400g/
㎡
;所述定植土包括16
‑
18质量份的砂质壤土、3
‑
4质量份的泥炭和
‑
4质量份的腐熟有机肥;所述定植土中添加有50
‑
300克/m3复合微生物菌剂、50
‑
200克/m3矿源黄腐酸钾和3
‑
15克/m3聚谷氨酸;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圆褐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且质量比为1:1:1;所述桃树定植穴的直径比无纺布袋的直径大20cm
‑
30cm,且穴深为无纺布袋高度的50
‑
100%;所述隔离膜为铺设在桃树定植穴内且厚度为0.10
‑
0.15mm的塑料薄膜;在种植柑橘苗时,选取2
‑
4年生大苗带土移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冬季,大棚的夜温保持在5
‑
10℃之间,昼温保持在15
‑
2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树和柑橘树混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桃树修剪时,采用主干形或两主树“Y”字形修剪;在对柑橘树修剪时,采用宝塔形、圆头形或疏散分层形修剪;桃树与柑橘树的定干高度均为50
‑
70cm;在对桃树和柑橘树修剪时,形成四条通风带:通过将低于定干高度的枝梢全部剪除,形成树冠底部的通风带;通过将树冠高度控制在2.5米
‑
3.0米之间,留足树冠与棚顶之间的树冠顶部的通风带;通过疏除交叉枝、病弱枝、枯枝、直立徒长树和未老熟的晚秋梢,对行内桃树与柑橘树枝条靠近或交叉的树冠进行回缩修剪,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生,王艳俏,孙萍,陈辰斐,吴嘉颀,贾惠娟,朱建锡,王轶,林贤锐,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沐耘农业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