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64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复合生物菌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剂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连作及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使土壤退化非常严重,进而导致土壤的肥力降低,作物品质下降,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土壤改良迫在眉睫。
[0003]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研究较多的有沸石、粉煤灰、污泥、绿肥等单一改良剂,但其存在改良效果不全面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土壤改良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复合生物菌0.1

0.5份,改性海泡石粉5

8份,壳聚糖胶体溶液1

3份,羧甲基纤维素0.5

0.8份,蔗渣4

7份,硅藻土1

3份,竹纤维0.4

0.6份,水0.5

2份。
[0007]进一步地,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复合生物菌0.1

0.4份,改性海泡石粉5

7份,壳聚糖胶体溶液1.5

2.5份,羧甲基纤维素0.6

0.8份,蔗渣5

7份,硅藻土1

2.5份,竹纤维0.4

0.5份,水0.5

1.5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生物菌中每克含有效活菌数≥3
×
109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生物菌为拟青霉和泾阳链霉菌组合物,质量比为1∶(0.3

0.6)。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海泡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海泡石分散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反应,冷却,抽滤洗涤,干燥粉碎,即得到改性海泡石粉。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聚糖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乙酸溶液中,连续搅拌,得到壳聚糖胶体溶液;其中,所述壳聚糖胶体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1.5%。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竹纤维长度为5

10mm,直径为30

40μm。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按质量称取原料,将改性海泡石粉与壳聚糖胶体溶液混合,搅拌,调整pH至7.2

7.5,烘干,得到海泡石粉/壳聚糖材料;
[0015]2)在海泡石粉/壳聚糖材料上接种复合生物菌,然后依次将蔗渣、羧甲基纤维素、水、硅藻土、竹纤维加入其中,搅拌,即得土壤改良剂。
[0016]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搅拌速度为40

60rpm;步骤2中所述搅拌速度为20

35rpm。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土壤改良剂在土壤肥料中的应用。
[0018]拟青霉对多种线虫都有防治效能,是防治根结线虫有前途的生防制剂,菌群中的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植物内源酶,可明显提高作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率,有益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的植物内源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经由根系进入植物体内,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调节营养元素往果实转运,膨果增产效果明显。
[0019]泾阳链霉菌具有解磷、解钾的功能,能够活化土壤中硅、钙、镁中量元素作用,提高或延长肥效,减少化肥用量,并且提高作物抗逆性,预防或减轻病害。
[0020]本专利技术将拟青霉和泾阳链霉菌按照适宜比混合,有效提高作用效率,不仅可以防虫防害,还能进一步提高肥效,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0021]海泡石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矿物表面附有负电荷、较强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等特点,海泡石的结构使其具有离子吸附交换性,可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从而使土壤重金属钝化,防止其移动,还能增加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与此同时,激发抗氧化酶的活性,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生理代谢的毒害。本专利技术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海泡石表面进行改性,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在海泡石表面,并且部分分子进入海泡石孔道,增大海泡石的层间距。
[0022]壳聚糖能够诱导作物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多种抗性物质,使作物自身免疫能力显著提高,诱导植物抗性蛋白的产生,增强植物细胞壁。并且壳聚糖本身带有正电荷,可与海泡石的负电荷相结合,从而增强二者的结合力,以海泡石本身特性来弥补壳聚糖本身力学性能差的缺陷。同时,壳聚糖具有吸附重金属和遇水溶胀性等特点,将其与海泡石混合,可进一步提高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外部增大与土壤之间的作用空间,内部增大层间间距,使得接种的复合生物菌有大量的繁殖空间,避免海泡石孔隙堵塞而降低性能。
[0023]蔗渣属于食品生产废弃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复合生物菌的碳源,进一步提高菌的繁殖力,增加菌量,从而提高作用效果。并且蔗渣本身的物理特性,也进一步增大了改良剂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为菌群的繁殖提供更多的空间。
[0024]羧甲基纤维素遇水形成具有粘性的透明液体,不仅可以利用其粘附性将硅藻土和竹纤维粘附在外表面,其本身还可以有效提高磷养分含量。并且该粘性液体形成了保护膜,保护菌体不被破坏。
[0025]硅藻土可促使农作物生长、改良土壤。
[0026]竹纤维本身能够改善土壤生物活性,提升土壤肥力,还可以提高改良剂的保水性能,并且其纤维结构可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作用效率。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剂可以促进土壤的保水能力,有效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促进作物增产。
[0029]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利用复合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各原料的使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31]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32]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复合生物菌0.1

0.5份,改性海泡石粉5

8份,壳聚糖胶体溶液1

3份,羧甲基纤维素0.5

0.8份,蔗渣4

7份,硅藻土1

3份,竹纤维0.4

0.6份,水0.5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复合生物菌0.1

0.4份,改性海泡石粉5

7份,壳聚糖胶体溶液1.5

2.5份,羧甲基纤维素0.6

0.8份,蔗渣5

7份,硅藻土1

2.5份,竹纤维0.4

0.5份,水0.5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菌中每克含有效活菌数≥3
×
109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物菌为拟青霉和泾阳链霉菌组合物,质量比为1∶(0.3

0.6)。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高波曹亮魏金鹏刘汉林田晋任春元李鑫张文洁张玉先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