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59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其包括输入叉指换能器、输出叉指换能器,以及设置在输入叉指换能器与输出叉指换能器之间的屏蔽条;屏蔽条与输入叉指换能器的接地端相连;输入叉指换能器的指条为非均匀指宽及指条长度包络变迹且包络倾斜结构;输出叉指换能器的指条为均匀指宽及指条长度包络不变迹空心指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频响曲线非对称,与传统的奇偶函数分解积木组合均匀分裂指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芯片结构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优化滤波器插入损耗2~4dB。波器插入损耗2~4dB。波器插入损耗2~4d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声表面波(SAW)滤波器采用半导体平面工艺生产,有体积小、重量轻、一致性好、抗电磁干扰、不需调试等优点。随着我国无线通信业务的不断增长,对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声表面波滤波器或其设计方法,将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提供了一种低损耗的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
[0004]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提供一种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其包括输入叉指换能器、输出叉指换能器,以及设置在输入叉指换能器与输出叉指换能器之间的屏蔽条;屏蔽条与输入叉指换能器的接地端相连;其中:
[0006]输入叉指换能器包括第一上汇流条、第一下汇流条,以及与第一上汇流条或第一下汇流条相连的第一指条;其中第一指条为非均匀指宽及指条长度包络变迹且包络倾斜结构;
[0007]输出叉指换能器包括第二上汇流条、第二下汇流条,以及与第二上汇流条或第二下汇流条相连的第二指条;其中第二指条为均匀指宽及指条长度包络不变迹空心指结构。
[0008]进一步地,第一指条的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根据欲实现的电参数要求,采用积木法将非对称频响的实现任务分配给输入叉指换能器,得到对应的积木元频率点和积木元幅度值;
[0010]S2、根据公式:
[0011]H
m+1
=H
m
+A
m+1
(M)
×
A1×
cos(X4)
[0012]A1=0.69
×
cos(X1)+0.277
×
cos(X2)+0.324
×
cos(X3)
[0013]X4=2
×
T
×
X1×
F
m+1
(M)
[0014]X3=5X1[0015]X2=3X1[0016][0017]获取步进参数为N时最后一组积木元频率点和积木元幅度值对应的响应值H,即第一响应值;其中H
m+1
为第m+1组积木元频率点F
m+1
(M)和积木元幅度值A
m+1
(M)对应的第一响应值;H
m
为第m组积木元频率点和积木元幅度值对应的第一响应值;A1、X1、X2、X3和X4均为中间
参数;T为积木元脉冲响应长度;F0为欲实现的电参数要求中的中心频率;N为步进参数,且为整数,步进值为1;T1(M)=T/2;H0=0;
[0018]S3、使步进参数从0开始取值,判断当前步进参数对应的第一响应值与上一个步进参数对应的第一响应值的乘积是否小于0,若是则进入步骤S4;否则继续增大步进参数;
[0019]S4、根据公式:
[0020][0021]在第一相邻响应值之间进行线性插值,获取响应为零点的时间值,即零点值;其中T(j)表示第j个零点值;
[0022]S5、重复步骤S1至步骤S4,至得到足够数量的零点值,进入步骤S6;
[0023]S6、根据公式:
[0024]S
m+1
=S
m
+A
m+1
(M)
×
A2×
sin(X8)
[0025]A2=0.69
×
cos(X5)+0.277
×
cos(X6)+0.324
×
cos(X7)
[0026]X8=2
×
T
×
X5×
F
m+1
(M)
[0027]X7=5
×
X5[0028]X6=3
×
X5[0029][0030]获取最后一组积木元频率点和积木元幅度值对应的响应值S,即第二响应值;其中第二响应值的数量与零点值的数量相同;S
m+1
为第m+1组积木元频率点F
m+1
(M)和积木元幅度值A
m+1
(M)对应的第二响应值;S
m
为第m组积木元频率点F
m
(M)和积木元幅度值A
m
(M)对应的第二响应值;A2、X8、X7、X6和X5均为中间参数;
[0031]S7、根据公式:
[0032]B
*
(j)=S(j)
×
(T(j+1)

T(j

1))
[0033]T(j=0)=2
×
T(1)

T(2)
[0034]T(J+1)=2
×
T(J)

T(J

1)
[0035]获取第j个第二响应值对应的幅度值B
*
(j);其中J为零点值的总数;T(j)表示第j个零点值;T(J+1)为计算最后一个幅度值B
*
(J)时需要的参数;T(j=0)为计算第一个幅度值B
*
(1)时需要的参数;
[0036]S8、对第二响应值对应的幅度值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结果,记为抽样值;
[0037]S9、根据公式:
[0038]X
j
=T(j)
×
V
R
[0039]获取第j个第一指条的中心位置的横坐标X
j
;其中V
R
为声表面波波速,单位为km/s;
[0040]S10、根据公式:
[0041][0042]W
2,j
=W
1,j
+B
*
[0043]获取第j个第一指条的纵坐标W
1,j
,以及第j个第一指条对应的假指的纵坐标W
2,j
;其中Y
*
为最大声孔径;B
*
为第一指条与其对应的假指之间的间距;B(j)为第j个抽样值;T
max
为最大的抽样值对应的零点值;
[0044]S11、将第k个第一指条分裂为两个子指条,并根据公式:
[0045]Z1=K2‑3×
K1[0046]Z2=K2‑
K1[0047]Z3=K2+K1[0048]Z4=K2+3
×
K1[0049]K1=K
×
(T(k+1)

T(k))/8
[0050]K2=K
×
T(k)
[0051]获取第k个第一指条分裂得到的左侧子指条的左侧横坐标Z1、第k个第一指条分裂得到的左侧子指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Z7=K3+K1Z8=K3+3
×
K1K3=K
×
T(k+1)获取第k+1个第一指条分裂得到的左侧子指条的左侧横坐标Z5、第k+1个第一指条分裂得到的左侧子指条的右侧横坐标Z6、第k+1个第一指条分裂得到的右侧子指条的左侧横坐标Z7和第k+1个第一指条分裂得到的右侧子指条的右侧横坐标Z8;其中K3为中间参数;S13、判断是否存在子指条宽度小于设定宽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14;否则进入步骤S15;S14、对于子指条宽度小于设定宽度的第一指条,将该第一指条的两个子指条进行合并,设定合并后的指条的宽度为并根据公式:获取合并后的指条的中心位置横坐标x
z
;其中x
l
为该第一指条对应的子指条的最小横坐标;x
r
为该第一指条对应的子指条的最大横坐标;λ
z
为该第一指条对应的周期波长;S15、完成第一指条的参数计算,通过汇流条将同极性的第一指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频响声表面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T为1.5微秒;F0为36.15MHz;N的最大值为2000,零点值的数量J大于等于87小于等于108;V
R
=3.888km/s;Y
*
为1120微米;B
*
为10微米;K=3.88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平王毅周林生张霞李永刚鄢力何维李思作周源熊旭张仁娟林元皓曹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燎原星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