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57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提供汽车泵,利用剩余部分的栈桥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汽车泵的通行,以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在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施工好后,利用该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汽车泵的通行,以拆除剩余部分的栈桥,并施工剩余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栈桥的分段施工,保留部分的栈桥以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可以提前施工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缩短了施工工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沿基坑的边缘一圈施工临时道路,用于所述汽车泵的通行和停车以浇筑主体结构,但是在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往往只能施工两侧的临时道路,而所述汽车泵的浇筑范围有限,仅仅只能对靠近临时道路的局部范围进行浇筑施工,因此,传统施工方式需要将基坑内的栈桥全面拆除且将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以使所述汽车泵可以停在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上进行主体结构的浇筑施工,但是该施工方式使得整个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进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基坑内的栈桥全面拆除且整个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主体结构的施工方式,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进度较慢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基坑具有相邻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相邻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基坑周边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处设有临时道路,所述基坑内设有与所述临时道路连通的栈桥,所述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
[0006]提供汽车泵,利用剩余部分的栈桥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
[0007]在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施工好后,利用该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拆除剩余部分的栈桥,并施工剩余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先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以保留靠近第二侧部处的部分栈桥,该剩余部分的栈桥与第二侧部处的临时通道连接,以方便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进而可以先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在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施工好后,利用该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拆除剩余部分的栈桥,并施工剩余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由于无需等基坑内的栈桥全面拆除且整个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再施工主体结构,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进度。
[0009]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栈桥呈横纵交错设置且包括位于第三侧部处的第一侧段、位于第四侧部处的第二侧段、横向地连接于第一侧部和第一侧段之间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横向段、纵向地连接于第二侧部和第二侧段之间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纵向段;
[0010]在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时,拆除靠近第一侧部的纵向段、所述横向段上靠近第一侧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侧段。
[0011]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时,拆除靠近第四侧部的横向段上位于远离第一侧部的纵向段和所述第一侧段之间的部分以及第一侧段上靠近第四侧部的部分。
[0012]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时,于所述基坑内沿第四侧部施工形成与第一侧部处的临时通道连接的第一运输区域,以利用所述第一运输区域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
[0013]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时,于位于第一侧段和第四侧部之间的第三侧部处施工形成与所述第一运输区域连接的第二运输区域,以利用所述第二运输区域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
[0014]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时,于所述基坑内于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连接处施工第三运输区域,使所述第三运输区域延伸并靠近剩余部分的栈桥设置,以利用所述第三运输区域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中在栈桥拆除前的状态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在施工地下室顶板和主体结构时的状态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在拆除剩余部分栈桥时的状态图。
[0019]符号说明:基坑10,临时道路20,栈桥30,第一侧段31,第二侧段32,横向段33,纵向段34,地下室顶板40,第一运输区域41,第二运输区域42,第三运输区域43,主体结构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利用栈桥30的分段施工,保留部分的栈桥30以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可以提前施工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40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50,缩短了施工工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23]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基坑10
具有相邻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相邻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基坑10周边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处设有临时道路20,所述基坑10内设有与所述临时道路20连通的栈桥30,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01: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30;
[0025]S102:提供汽车泵,利用剩余部分的栈桥30和临时道路20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30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40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50;
[0026]S103:在位于剩余部分栈桥30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40施工好后,利用该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40和临时道路20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拆除剩余部分的栈桥30,并施工剩余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40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50。
[0027]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先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30,以保留靠近第二侧部处的部分栈桥30,该剩余部分的栈桥30与第二侧部处的临时通道连接,以方便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进而可以先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30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40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50,在位于剩余部分栈桥30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40施工好后,利用该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40和临时道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基坑具有相邻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相邻的第三侧部和第四侧部,所述基坑周边沿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处设有临时道路,所述基坑内设有与所述临时道路连通的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提供汽车泵,利用剩余部分的栈桥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施工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在位于剩余部分栈桥外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施工好后,利用该施工好的地下室顶板和临时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和所述汽车泵的通行,以拆除剩余部分的栈桥,并施工剩余部分的待施工的地下室顶板和待施工的主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边场地受限条件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呈横纵交错设置且包括位于第三侧部处的第一侧段、位于第四侧部处的第二侧段、横向地连接于第一侧部和第一侧段之间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横向段、纵向地连接于第二侧部和第二侧段之间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纵向段;在拆除靠近第一侧部处的部分栈桥时,拆除靠近第一侧部的纵向段、所述横向段上靠近第一侧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侧段。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强张楠邹善勇张乃中金宏宇薛淳丹嵇荣胜严文明佘植镔林文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