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54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4
一种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及检测方法,其中,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包括第一基板结构、第二基板结构、位于第一基板结构与第二基板结构之间的反应区域以及检测模块。第一基板结构中包含多于一个电调控模块,第二基板结构中包含多于一个温度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包含光感测元件。该微阵列芯片用于生物样品的检测,整个过程在外部信号的控制下由设备自行执行,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且所需的生物样品量很少,可以大大降低对生物试剂的消耗,提高检测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及检测方法


[0001]本文涉及微流控技术,尤指一种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生物样品中待检测的分子的浓度较低,生物信号非常弱,因此直接检测较为困难。常用的方法,例如,对核酸分子的检测通常是将核酸分子进行循环扩增,使得生物信号增强到可检测的强度,再利用特定的检测设备将生物信号检测出来。这些检测设备通常需要有复杂的加热和控温装置,且整个设备体积较大。检测过程也涉及到样品和试剂的大量使用,存在技术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样品和时间、易产生人工误差、不同批次试验结果不准、重复性差等劣势。
[0003]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可在微米尺度对流体进行操控的技术,其可以将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厘米尺度的芯片上。该技术大大降低了样品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可应用于生物、化学、医疗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相关的技术背景和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和其应用于生物样品检测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微阵列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包括:第一基板结构,所述第一基板结构包括第一基板,和位于第一基板上的多于一个电调控模块,所述电调控模块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工作电极;第二基板结构,所述第二基板结构包括第二基板,和位于第二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含变温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结构与所述第二基板结构之间的反应区域;以及一个或更多个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含光感测元件;所述电调控模块朝向所述反应区域的表面涂布有功能性膜,并且在电场的调控下,所述功能性膜的亲水或疏水状态能发生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通道,所述通道在所述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与外部之间提供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至少有一个为透明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材质相同或不同,所述材质选自玻璃、PI、PEN、PET和PCB板材基板中的一种或更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结构朝向所述反应区域的表面涂布有所述功能性膜。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电调控模块还包括薄膜晶体管或金属走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工作电极由所述薄膜晶体管控制或由所述金属走线连接其他外部元件控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工作电极为可透光的导电电极,包括ITO、IZO和AgNW。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功能性膜的材料,包括硅油、Cytop、Teflon。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变温元件为施加电流后可以被加热的第一金属元件,并且通过监测所述第一金属元件电阻的变化可换算得到局部区域的温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含用于探测局部区域温度的感温元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感温元件为第二金属元件,通过监测所述第二金属元件电阻的变化可换算得到局部区域的温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样品检测微阵列芯片,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元件和所述第二金属元件的材质包括:Mo、Ti、M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林润刘哲杜江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领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