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42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发光装置(1)包括:具有近似呈球面状的受光面的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利用上述球状光电变换元件发出的电力发光的发光体(3);控制电路(5);以及将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发光二极管(3)和控制电路(5)做成一体的密封构件(4)。控制电路(5)具有装入光检测传感器(23)的发光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蓄电器。由于受光面近似呈球面状,所以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可以利用来自任何角度的入射光发电。由于利用密封构件(4)将构成部件做成一体,所以不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由光电变换元件发出的电力使发光体发光的自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经提出了多种利用由太阳电池等光电变换元件发出的电力使发光体 发光的自发光装置。例如,特开平9一49213号公报提出了具有平面型的太阳电池、 设置在该太阳电池的周围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和用太阳电池发出的电力进行充电的 蓄电池等的路面设置型信号装置。该信号装置中,设置成将装置全体埋入道路,在 白天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力充到蓄电池,夜间利用充到该蓄电池所蓄的电力使发光 二极管闪烁。特开平8-199513号公报提出了具有平面型太阳电池、发光二极管、蓄电池和 电气电路等的、用透明的环氧树脂埋藏这些构成部件的发光标识装置。在该发光标 识装置中,同样在白天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力充到蓄电池,夜间利用该电力使发光 二极管闪烁。另外,通过将构成部件埋藏在环氧树脂内,提高了耐侯性。然而,在特开平9-49213号公报和特开平8-199513号公报所述的装置中,由于 利用平面型太阳电池发出,所以在白天无法一直产生高输出功率的发电,只有在太 阳光在小角度近似垂直入射的几个小时之内才能产生高输出功率的发电。即,存在 的问题是,为了要在几个小时之内对蓄电池充入夜间必需的电力,只能将太阳电池 的受光面积变大,导致装置整体外形增大。将特开平9-49213号公报和特开平8-199513号公报的装置设置在平坦的道路 等时,可以对蓄电池充入,但若将上述的装置设置在坡道,例如在北侧的斜面形成 的坡道,则由于太阳光的大部分被太阳电池表面反射,所以无法将所希望的电力充 到蓄电池,故在夜间发光二极管无法发光,由此,驾驶员很难在安全的状态下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近年来,期望一种能安装在汽车、包、帽子上的为夜间安全而使用的廉价且 小、轻的自发光装置。安装这些装置时,大多在近似垂直的状态下安装自发光装置, 然而在这种安装时,对平面型太阳电池来讲,太阳光相对于受光面近似平行地入射, 所以无法发出可以充电到蓄电池的电力,故终究难供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出电力不被设置场所左右的、可以低成本制造的 小型轻便的自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自发光装置的特征是包括具有近似呈球面状的受光面的球状光电 变换元件;导入或聚焦到该球状光电变换元件的透镜部件;利用由上述球状光电变 换元件发出的电力发光的发光体;以及将整体固定成一体化的密封构件。通过该自 发光装置,若入射光入射到自发光装置,则入射光被透镜部件导光或聚焦,该入射 光被球状光电变换元件具有的近似球面状的受光面接受并发出电力,利用该电力发 光体发光。由于球面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面近似呈球状,所以该自发光装置不依赖 于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在入射光入射期间可以平均地发出电力。因此,设置在室外 时,与太阳光的入射角无关,可以在白天平均地发出电力,进而在将结构做成发 出的电力充电到蓄电池等时,在白天只要几小时天气好,则与太阳的位置无关,可 以对蓄电器充入足够的电力。即使安装在汽车、包、帽子等时,也不受安装的角度的影响,可以一直发出 足够的电力,并使发光体发光。由于入射光被透镜构件导光或聚焦,所以即使球状 光电变换元件的受光面积小,受光面也能接受强入射光,所以可以实现球状光电变 换元件的小型化和轻便化,与此同时,可以实现自发光装置的小型化和轻便化。由 于整体被密封构件固定成一体化,所以可以防止由于雨水损坏球状光电变换元件和 发光体。另外,可以将廉价的期间用于对各构成部件,所以可削减制造成本。这里,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可以适当采用下述的结构。1) 作为上述球状光电变换元件,设置串联连接的多个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 具备将由上述球状光电变换元件发出的电力充电用的蓄电器。3) 具备控制向上述发光体通电用的发光控制电路。4) 在上述发光控制电路中装入光检测传感器。5) 上述发光控制电路包含具备两个晶体管和多个电阻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6) 设置控制向上述蓄电器充入的充电控制电路。7) 用同种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上述透镜部件和上述密封构件。8) 在上述各球状光电变换元件的下面一侧设置可以反射入射光的金属制的部分球面状的反射构件。9) 上述反射构件是引线框。10) 上述光检测传感器是紫外线传感器,在上述发光控制电路中设置直流放 大电路,放大与由上述紫外线传感器检测的紫外线强度对应的电压后输出。11) 设置多个上述发光体,上述发光控制电路根据上述紫外线传感器的输出, 使上述各发光体中的某一个发光。12) 在上述发光控制电路中并列装入使上述发光体闪烁用的施密特触发器变 换器和电阻。13) 上述蓄电器是二氧化锰 锂二次电池。14) 设置由可以反射光的透明树脂组成反射构件,使与上述球状光电变换元 件和上述发光体靠近。15) 上述光检测传感器是硫化镉(CdS)。附图说明图l是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l相关的自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图i的n-n线剖面图。图3是球状光电变换元件的剖面图。图4是说明自发光装置控制系统用的方框图。图5是说明发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说明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7是与变换方式相关的发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8是与变换方式相关的球状光电变换元件的剖面图。图9是实施例2的自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10是图9的X —X线剖面图。图ll是板状自发光装置的平面图。图12是图ll的Xn — XD线剖面图。图13是实施例3的紫外线监控装置的平面图。图14是图13的XIV—XIV线剖面图。图15是图13的紫外线监控装置的发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16是实施例4的自发光立方体的立体图。图17是实施例4的自发光铭牌的平面图。 图18是图17的自发光铭牌的剖面图。 图19是图17的自发光铭牌的发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0是实施例6的4色自发光装置的平面图。 图21是图20的XX I —XX I线剖面图。 图22是图20的4色自发光装置的发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3是实施例7的自发光吊灯的平面图。 图24是图23的X XIV—X XIV线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考图1 图7)本实施形式是将本专利技术应用到在夜间等光暗的状况下,发光二极管才闪烁的 便携式自发光装置的一个例子。如图1和图2所示,自发光装置1具备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发光二极管3、 密封构件4和控制电路5。由于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与在特开2001-168369号公报中详细记载的相同,故 简单说明。如图3所示,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具有直径约为1.5mm、电阻率为lQcm 左右的P型硅半导体制的球状结晶10;为了形成近似球面状的pn结ll在球状结晶10 的表面附近形成的n型扩散层12;与球状结晶10的p型硅电连接的正电极13、和正电 极13相对球形结晶10的中心以点对称状在对向位置上形成,并与n型扩散层电连接 的负电极14;以及在没有形成13、 14的球状结晶10的表面形成的绝缘被覆膜15。另 外,在正电极13的表面形成厚度约20um的Al糊状膜16,在负电极14的表面形成厚 度约20iim的Al糊状膜17。当太阳光等光入射到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时,入射光透过 n型扩散层入射到pn结,在该pn结ll中产生光电动势。该球状光电变换元件2的电动 势约为O. 6V,可以输出3 3. 5mA左右的电流。如图1和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线监测装置,该紫外线监测装置用于检测出紫外线的强度电平,其特征在于, 具备: 包含具有球面状的受光面的多个光电变换元件的发电部; 能够检测出紫外线的紫外线传感器; 能够发出多种不同颜色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多种不同颜色用于表示用所述紫外线传感器检测出的紫外线的强度电平;以及 发光控制电路,该发光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紫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同时从所述发电部接收供电,并且驱动控制多个发光二极管,从而使具有对应于用所述紫外线传感器检测出的紫外线的强度电平的发光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仗祐杉村博美远藤宏
申请(专利权)人:京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