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37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升降运输槽、一对第一液压缸和伸缩槽;以及多个稳定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升降运输槽的内部,用于调节传送带的张力;第二导辊,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升降运输槽的内部;第三导辊,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升降运输槽的内部;第一导辊,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伸缩槽的内部;第四导辊,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稳定装置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不能够便于调节运输槽的高度和长度,还能够保证了输送带的稳定性,避免输送带出现张力变化过大的情况,增加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更便于使用者使用。更便于使用者使用。更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扒渣机
,具体为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扒渣机,又名挖掘式装载机,液压扒渣机由机械手与输送机相接合,扒渣和输送装车功能合二为一,采用电动全液压控制系统和生产装置,具有安全环保、能耗小和效率高等特点,液压扒渣机在使用时,会使用机械爪将渣土扒至运输槽内,然后再经过运输槽转运至扒渣机的后方,由此可见,运输槽为扒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扒渣机的运输槽的前端常常会采用升降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场合。
[0003]现有的扒渣机的运输槽的前端在进行调解时,常常会出现输送带不匹配的情况,导致输送带的张力时大时小,影响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扒渣机的运输槽的前端在进行调解时,常常会出现输送带不匹配的情况,导致输送带的张力时大时小,影响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以及升降运输槽(20),其与所述车架(10)铰接;一对第一液压缸(31),其一端与所述车架(1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运输槽(20)铰接;伸缩槽(40),其与所述升降运输槽(20)可滑动的连接,且位于所述升降运输槽(20)远离所述车架(10)的一侧;多个稳定装置(60),其设置于所述升降运输槽(20)的内部,用于调节传送带(55)的张力;第二导辊(52),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升降运输槽(20)的内部;第三导辊(53),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升降运输槽(20)的内部;第一导辊(51),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伸缩槽(40)的内部;第四导辊(54),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稳定装置(60)的内部;所述传送带(55)依次绕过所述第三导辊(53)、多个所述第四导辊(54)、所述第一导辊(51)和所述第二导辊(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二液压缸(32),其一端与所述升降运输槽(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槽(4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渣机用升降运输槽输送带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60)包括:固定块(6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运输槽(20)的内部;活动杆(62),其贯穿所述固定块(61),且与所述固定块(61)可滑动的连接;限位块(6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杆(62)的一端;活动套(64),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杆(62)的另一端;稳定弹簧(65),其套接于所述活动杆(62)的外部,且位于所述活动套(64)和固定块(61)之间;转轴(66),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活动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铎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京硕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