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337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脱水机,脱水机的进泥口上设有原泥管路,脱水机的出泥口通过湿泥管路与干化机的进泥口连接,干化机的出泥口通过干泥管路连接至焚烧炉的进料口,焚烧炉由助燃风机通过助燃风管路为其通风,焚烧炉的排烟口与换热器的进烟口连接,换热器的出烟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烟气处理装置,换热器内设有换热管道;干化机内的湿气通过主路风机以及冷风主管路一排入喷淋塔的底部,喷淋塔的顶部通过冷风主管路Ⅱ与换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换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热风主管路与干化机的进风口连接;冷风主管路Ⅱ、热风主管路之间还设有旁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确保污泥持续燃烧,并具有节能效果,结构设计简单实用。实用。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污泥处置通常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工艺方法,其中,污泥焚烧工艺又包括掺烧和自持燃烧,掺烧是将污泥作为一种废弃燃料投入到燃煤锅炉中直接燃烧,自持燃烧是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等工序处理后再进行燃烧,不添加辅助燃料。
[0003]然而,自持燃烧对污泥热值及污泥含水率的要求较高。市政污泥热值随季节变化较大,高位热值的污泥全年变化幅度在1800~3800kcal/kg之间,最大热值是最低热值的2倍以上;而污泥含水率受季节及设备稳定性影响。当污泥热值变低或污泥含水率波动时,燃烧难以继续完成。针对现有污泥焚烧工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急需提供一种市政污泥综合处置的新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脱水机,所述脱水机的进泥口上设有原泥管路,脱水机的出泥口通过湿泥管路与干化机的进泥口连接,干化机的出泥口通过干泥管路连接至焚烧炉的进料口,所述焚烧炉由助燃风机通过助燃风管路为其通风,焚烧炉的排烟口与换热器的进烟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烟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烟气处理装置,换热器内设有换热管道;所述干化机内的湿气通过主路风机以及冷风主管路一排入喷淋塔的底部,喷淋塔的顶部通过冷风主管路二与所述换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热风主管路与干化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冷风主管路二、热风主管路之间还设有旁路系统,所述旁路系统包括连接冷风主管路二、热风主管路的旁路管,所述旁路管上设有旁路风机、热泵,旁路管内设有阀门。
[0006]基于上述,所述湿泥管路上设有原泥流量计、原泥浓度计,所述冷风主管路一上设有冷风流量计一、冷风温度计一、冷风湿度计一,所述冷风主管路二上设有冷风流量计二、冷风温度计二、冷风湿度计二,所述热风主管路上设有热风流量计、热风温度计、热风湿度计。
[0007]基于上述,所述焚烧炉的排渣口通过热渣管道与冷渣器的入口连接,冷渣器的底部设有出口,冷渣器的侧壁设有夹层,所述夹层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冷轧出水管与热水混合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塔的底部通过喷淋排水管与热水混合水箱连接;所述热水混合水箱通过散热进水管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散热出水管与冷水混合水箱连接,所述冷水混合水箱上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接的冷渣进水管以及为所述喷淋塔内的喷淋管网供水的喷淋进水管,所述冷渣进水管上设有冷渣水泵,所述喷淋进水管上设有喷淋水泵。
[0008]基于上述,所述焚烧炉内设有燃烧温度计。
[0009]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技术中,通过在原自持燃烧处置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旁路系统,即冷风主管路二、热风主管路之间设置旁路管,旁路管上设置旁路风机、热泵,旁路管内设有阀门,当污泥热值变低或污泥含水率升高时,启动旁路系统,补充热量,利用旁路系统消耗多余水分,可以保证污泥燃烧能够持续,当污泥含水率波动结束,退出旁路系统。
[0011]2、本技术中,焚烧炉产生的炉渣,经过热渣管道进入到冷渣器内,被冷渣水冷却后,再经过冷渣管道排出,冷渣进水采用中水,在冷渣水泵的驱动下经冷渣进水管进入到冷渣器内,升温后的冷渣水经冷渣出水管进入到热水混合水箱;低温喷淋进水经过喷淋塔后吸收了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具备较高的热量,变成高温的喷淋出水,喷淋出水排入到热水混合水箱与冷渣出水混合,热水混合水箱内的热水,经过散热进水管进入到散热器内,散热器散发出的热量可供办公室供暖等需要热能的地方,经过散热器后的冷水通过散热出水管进入冷水混合水箱,冷渣用水和喷淋用水再从冷水混合水箱抽取,此结构设计避免了热能的浪费。
[0012]3、本技术中,焚烧产物包括烟气和炉渣,高温烟气作为高位能源被有效利用,低温烟气净化后排放,对环境影响极小,炉渣可用于铺路、制作保温材料,也可用来培养花卉绿植。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原泥管路;2.脱水机;3.湿泥管路;4.干化机;5.干泥管路;6.焚烧炉;7.助燃风机;8.助燃风管路;9.换热器;10.主路风机;11.冷风主管路一;12.喷淋塔;13.冷风主管路二;14.热风主管路;15.喷淋进水管;16.喷淋管网;18.喷淋排水管;19.喷淋水泵;20.旁路管;21.旁路风机;22.热泵;24.阀门;25.原泥流量计;26.原泥浓度计;27.热风流量计;28.热风温度计;29.热风湿度计;30.冷风流量计一;31.冷风温度计一;32.冷风湿度计一;33.冷风流量计二;34.冷风温度计二;35.冷风湿度计二;36.燃烧温度计;37.热渣管道;38.冷渣器;40.冷渣进水管;41.冷轧水泵;42.冷渣出水管;43.热水混合水箱;44.散热进水管;45.散热器;46.散热出水管;47.冷水混合水箱;48.烟气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脱水机2,所述脱水机2的进泥口上设有原泥管路1,脱水机2的出泥口通过湿泥管路3与干化机4的进泥口连接,干化机4的出泥口通过干泥管路5连接至焚烧炉6的进料口,所述焚烧炉6由助燃风机7通过助燃风管路8为其通风,焚烧炉6的排烟口与换热器9的进烟口连接,所述换热器9的出烟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烟气处理装置48,换热器9内设有换热管道;
[0017]所述干化机4内的湿气通过主路风机10以及冷风主管路一11排入喷淋塔12的底
部,喷淋塔12的顶部通过冷风主管路二13与所述换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热风主管路14与干化机4的进风口连接。
[0018]考虑到污泥热值变低或污泥含水率升高时,焚烧炉6内的污泥无法满足自持燃烧,在冷风主管路二13、热风主管路14之间还设有旁路系统,所述旁路系统包括连接冷风主管路二13、热风主管路14的旁路管20,所述旁路管20上设有旁路风机21、热泵22,旁路管20内设有阀门24。当污泥热值变低或污泥含水率升高时,启动旁路系统,补充热量,利用旁路系统消耗多余水分,可以保证污泥燃烧能够持续,当污泥含水率波动结束,退出旁路系统。
[0019]为便于确定旁路系统的启动时间,需要对多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故在湿泥管路3上设有原泥流量计25、原泥浓度计26,在冷风主管路一11上设有冷风流量计一30、冷风温度计一31、冷风湿度计一32,在冷风主管路二13上设有冷风流量计二33、冷风温度计二34、冷风湿度计二35,所述热风主管路14上设有热风流量计27、热风温度计28、热风湿度计29。
[0020]考虑到燃烧产生的炉渣以及喷淋塔12中喷淋产生的水中均含有一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机(2),所述脱水机(2)的进泥口上设有原泥管路(1),脱水机(2)的出泥口通过湿泥管路(3)与干化机(4)的进泥口连接,干化机(4)的出泥口通过干泥管路(5)连接至焚烧炉(6)的进料口,所述焚烧炉(6)由助燃风机(7)通过助燃风管路(8)为其通风,焚烧炉(6)的排烟口与换热器(9)的进烟口连接,所述换热器(9)的出烟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烟气处理装置(48),换热器(9)内设有换热管道;所述干化机(4)内的湿气通过主路风机(10)以及冷风主管路一(11)排入喷淋塔(12)的底部,喷淋塔(12)的顶部通过冷风主管路二(13)与所述换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热风主管路(14)与干化机(4)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冷风主管路二(13)、热风主管路(14)之间还设有旁路系统,所述旁路系统包括连接冷风主管路二(13)、热风主管路(14)的旁路管(20),所述旁路管(20)上设有旁路风机(21)、热泵(22),旁路管(20)内设有阀门(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泥管路(3)上设有原泥流量计(25)、原泥浓度计(26),所述冷风主管路一(11)上设有冷风流量计一(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莉莉王洪涛沈兆强张玲敏蔺洪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