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343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属于化学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包括电池包、制冷管路和液冷板;制冷管路包括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位于电池包内并连接冷源;液冷板贴合于储能电芯的侧壁,液冷板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向流道;液冷板的下端具有供液汇管,供液汇管连通纵向流道和供液管路;液冷板的上端具有出液汇管,出液汇管连通纵向流道和回液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保证储能电芯与液冷板之间的快速换热,同时降低了储能电芯在高度梯度上的温度差,保证了电池整体温度均匀,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液冷板采用下供上回方式,保证管路中的气体可以快速排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电池储能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内具有多个储能电芯。目前化学电池储能领域,一般分为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其中风冷散热容易造成电池包内部温度不均匀,且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而液冷散热通常是在储能电芯的底部铺设液冷板,在液冷板内通入制冷剂,以达到对其上方的储能电芯降温的目的,但该散热方式容易造成电池包上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池包安全稳定长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旨在实现电池整体温度均匀,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包括:
[0005]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储能电芯;
[0006]制冷管路,所述制冷管路包括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和所述回液管路位于所述电池包内并连接冷源;
[0007]液冷板,贴合于所述储能电芯的侧壁,所述液冷板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向流道;所述液冷板的下端具有供液汇管,所述供液汇管连通所述纵向流道和所述供液管路;所述液冷板的上端具有出液汇管,所述出液汇管连通所述纵向流道和所述回液管路。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储能电芯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液冷板。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供液汇管和所述出液汇管均为矩形管,所述供液汇管和所述出液汇管的厚度均与所述液冷板的厚度一致。r/>[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储能电芯成排设置且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多排所述储能电芯;所述供液管路位于相邻两排所述储能电芯之间。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两个对称设于所述供液管路两侧的所述液冷板为一组液冷单元;所述液冷单元为多组,多组所述液冷单元沿所述供液管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液冷板与所述储能电芯之间具有导热硅脂层。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若干个所述回液管路借助阀门连通至回液集管,所述回液集管贯穿所述电池包连接冷源。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供液管路贯穿所述电池包的一端并连接有供液管接头;所述回液集管贯穿所述电池包远离所述供液管接头的一端并连接有回液管接头。
[0015]本技术提供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通过将液冷板纵向贴合在储能电芯的侧壁上,使液
冷板内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纵向流道,保证储能电芯与液冷板之间的快速换热,同时降低了储能电芯在高度梯度上的温度差,保证了电池整体温度均匀,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液冷板采用下供上回方式,保证管路中的气体可以快速的随制冷剂排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0]图4为图1中B

B线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1中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0022]图6为图3中的液冷板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0023]图7为图4中的液冷板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0024]图中:1、电池包;2、储能电芯;3、液冷板;4、供液管路;5、回液管路;6、回液集管;7、供液管接头;8、回液管接头;9、供液汇管;10、出液汇管;11、纵向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请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包括电池包1、制冷管路和液冷板3;电池包1内具有储能电芯2;制冷管路包括供液管路4和回液管路5,供液管路4和回液管路5位于电池包1内并连接冷源;液冷板3贴合于储能电芯2的侧壁,液冷板3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向流道11;液冷板3的下端具有供液汇管9,供液汇管9连通纵向流道11和供液管路4;液冷板3的上端具有出液汇管10,出液汇管10连通纵向流道11和回液管路5。
[0027]本技术提供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池包1内具有供液管路4和回液管路5,供液管路4和回液管路5分别连接冷源的供水端和回水端,且供液管路4和回液管路5分别与液冷板3的供液汇管9和出液汇管10连通;冷源流出的低温制冷剂通过供液管路4进入液冷板3下端的供液汇管9,并通过液冷板3内部的纵向流道11进入液冷板3上端的出液汇管10中,最后由出液汇管10进入回液管路5中,进而流入冷源的回水端。
[0028]液冷板3贴合在储能电芯2的侧壁上,当纵向流道11中有制冷剂流通时,流动的低温的制冷剂与储能电芯2之间存在热交换,形成高温的制冷剂同时达到降温储能电芯2的效果。
[0029]本技术提供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通过将液冷板3纵向贴合在储能电芯2的侧壁上,使液冷板3内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纵向流道11,保证储能电芯2与液冷板3之间
的快速换热,同时降低了储能电芯2在高度梯度上的温度差,保证了电池整体温度均匀,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液冷板3采用下供上回方式,保证管路中的气体可以快速的随制冷剂排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0030]可选的,冷源为用于制冷的冷机或者低温制冷剂循环桶。制冷剂可以选用乙二醇水溶液、绝缘导热油等。
[0031]可选的,为保证散热,可在液冷板3与储能电芯2贴合面涂抹导热硅脂保证两者接触紧密。
[0032]可选的,液冷板3与储能电芯2无刚性连接。
[003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储能电芯2的两侧均设有液冷板3。
[0034]为提高降温效率,同时避免储能电芯2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温度差,在储能电芯2的两侧均设有液冷板3。
[0035]由于储能电芯2为长方体形,因此储能电芯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为其最大的两个外侧壁,两个液冷板3分别贴合在这两个面积最大的外侧壁上,以提高其与储能电芯2的换热效果。
[0036]可选的,液冷板3材质可采用铜、铝等,可加工性好、导热效率高。
[0037]如图2所示,供液汇管9和出液汇管10均为矩形管,供液汇管9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1),所述电池包(1)内具有储能电芯(2);制冷管路,所述制冷管路包括供液管路(4)和回液管路(5),所述供液管路(4)和所述回液管路(5)位于所述电池包(1)内并连接冷源;液冷板(3),贴合于所述储能电芯(2)的侧壁,所述液冷板(3)内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向流道(11);所述液冷板(3)的下端具有供液汇管(9),所述供液汇管(9)连通所述纵向流道(11)和所述供液管路(4);所述液冷板(3)的上端具有出液汇管(10),所述出液汇管(10)连通所述纵向流道(11)和所述回液管路(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芯(2)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液冷板(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电池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汇管(9)和所述出液汇管(10)均为矩形管,所述供液汇管(9)和所述出液汇管(10)的厚度均与所述液冷板(3)的厚度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斌王俊镭
申请(专利权)人:欧伏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