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33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磁芯、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连接导线,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置腔,且所述壳体的一端未封闭形成壳体端口,所述容置腔包括环形腔、位于环形腔一侧的方形腔,所述方形腔内设有与壳体一体成型的分隔部,且分隔部将方形腔分隔出多个导线槽,所述导线槽朝壳体端口的一侧均未封闭形成导线槽口,且导线槽朝环形腔的一侧均设有气隙孔,所述连接导线一端封装在导线槽内,另一端伸出壳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电流互感器通过在壳体内针对连接导线一一设置导线槽及气隙孔,如此在往壳体内灌注浇注料时,可保证浇注料能渗透至导线槽槽底,如此保证封装更稳固,同时绝缘更可靠。更可靠。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互感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流互感器通常由壳体、磁芯、线圈和连接导线组成,线圈缠绕在磁芯上并安装至壳体内,连接导线一端与线圈端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壳体外部并与外部元器件连接。其中,为了便于固定连接导线,同时也为了不同连接导线之间的绝缘更可靠,通常会在壳体内针对连接导线一一设置导线槽,连接导线一端与线圈端部连接后通过浇注料(通常为环氧树脂)封装在导线槽内。因连接导线为细长物体,则导线槽通常对应为窄且深的槽,往壳体内灌注浇注料时,常会出现浇注料无法渗透到导线槽槽底的现象(导线槽窄且深),如此连接导线的封装不稳固,同时连接导线间的绝缘也不可靠(连接导线与线圈端部的连接处位于导线槽槽底位置),使用时存在风险。
[0003]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绝缘可靠的新型电流互感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磁芯、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与线圈的端部一一对应的连接导线,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一贯通的通孔,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置腔,且所述壳体的一端未封闭形成壳体端口,所述容置腔包括环形腔、位于环形腔一侧并与之相通的方形腔,所述磁芯及线圈对应封装在环形腔内,所述方形腔内设有与壳体一体成型的分隔部,且分隔部将方形腔分隔出多个与连接导线一一对应的导线槽,所述导线槽朝壳体端口的一侧均未封闭形成导线槽口,且导线槽朝环形腔的一侧均设有气隙孔,所述连接导线其中一端与线圈的端部一一连接并对应封装在导线槽内,连接导线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槽口及壳体端口伸出壳体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峰毅李金果苏金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