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对配电线路提供故障保护的低压断路器,是一种有触点的电器,包含动触点和静触点。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构成电路接通的导电部件;当可动触点与静止触点分离,以空气介质隔断电路。断路器分断故障电流时,动触点与静触点由接触状态转换为分离状态,空气介质会被击穿,在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形成高温、强光、导电的电弧。断路器分断成功与否,取决于电弧能否顺利熄灭。
[0003]为了熄弧顺利,低压断路器广泛使用栅片切割电弧,提高电弧电压,促使故障电流减小并提高电流过零后的介质恢复强度,最终熄灭电弧。因此,促使电弧进入灭弧室,从而利用栅片切割电弧,是断路器设计的关键技术。现有的断路器中,通常断路器内部设置一对绝缘板,两片绝缘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间隔布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狭缝状的空间,该狭缝状的空间从动静触头分离时构成的燃弧区域两侧开始一直延伸至灭弧栅片,该狭缝状的空间的四周由动静触头、动静引弧板、灭弧室界定,形成跑弧通道,绝缘板的内表面到动触头引弧板和静触头引弧板的距离通常小于安全电气间隙,使动触头引弧板通过绝缘板到静触头引弧板形成爬电路径,断口之间的爬电距离接近动触头引弧板到静触头引弧板的电气间隙。
[0004]随着断路器电压等级的提高,对断路器的工频耐压提出更高的要求。断路器工频耐压是由爬电距离保证的,如何提高爬电距离从而满足更高要求的断路器的工频耐压,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动触头(1)、静触头(2)、灭弧室(3)和一对绝缘板(4),所述的一对绝缘板(4)之间形成狭缝状的空间以供动触头(1)运动,实现与静触头(2)的分离和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绝缘板(4)中的每一片绝缘板均包括第一绝缘侧板(41)和第二绝缘侧板(42),两者相邻的边缘之间保持有间隔(30),以增加位于打开位置时动触头(1)和静触头(2)之间的爬电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30)的头部对应于位于打开位置时的动触头(1)和静触头(2)之间,所述间隔(30)的尾部延伸至灭弧室(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侧板(41)和第二绝缘侧板(42)两者彼此相邻的边缘均呈台阶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沿断路器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接线排(51)和第二接线排(52),所述第一接线排(51)和第二接线排(52)将断路器在高度方向上划分为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所述第一接线排(51)和第二接线排(52)之间形成有使得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贯通的开口(40);所述动触头(1)包括动触头导杆(11)和动触点(12),所述静触头(2)包括静触头导杆(21)和静触点(22),所述动触头导杆(11)的一端设置在断路器操作机构的主轴上,另一端穿过开口(40)后延伸至下方空间并固定有动触点(12),所述第二接线排(52)折弯后向下方空间延伸形成静触头导杆(21),所述静触点(22)固定在静触头导杆(21)上;所述灭弧室(3)包括由数片栅片横向排列构成的第一灭弧栅(31)、由数片栅片竖向排列构成的第二灭弧栅(32),第一灭弧栅(31)的一端和第二灭弧栅(32)的一端彼此邻接,使得灭弧室(3)呈
“┘”
形;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引弧板(6),所述引弧板(6)包括动触头引弧板(61)和静触头引弧板(62),所述动触头引弧板(61)一端与第一接线排(51)连接后向靠近打开位置的动触点(12)延伸,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灭弧栅(31)的一端;所述静触头引弧板(62)的一端与静触头导杆(2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灭弧栅(32)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绝缘板(4)的第一绝缘侧板(41)的上部覆盖动触点(12)和由动触头(1)和静触头(2)分离时构成的燃弧区(10),下部延伸至第一灭弧栅(31),并与第一灭弧栅(31)中的栅片的电弧切割区的入口相邻接;所述的一对绝缘板(4)的第一绝缘侧板(41)的水平一侧覆盖动触头引弧板(61),水平另一侧为间隔(30);所述的一对绝缘板(4)的第二绝缘侧板(42)的上部覆盖静触点(22)和静触头引弧板(62),下部延伸至第一灭弧栅(31),并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瑞良,邓益飞,顾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