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种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栽种机使把钵苗移栽到田地里的机器。工作时,由人工先把钵苗装到栽种机的盘架上,然后通过盘架转动至栽植机构处,并由栽植机构将钵苗夹送到栽植沟内定植。
[0003]在不同的地方,由于田地的规格不同,所要求钵苗的密度也不同,因此就需要对栽种机的植穴间距进行调节。但是目前的栽种机内部的机构通常都是联动运行,调整植穴间距需要在栽种前进行,如果要在栽种钵苗的过程中调整间距的话,就得让人工在盘架上间隔着放钵苗,这样就导致人工需要一边观察田地状态,一边观察盘架上的钵苗,而且不栽种时就不能方钵苗,容易增加人工的疲劳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包括送料部件、栽植部件以及调节部件,所述送料部件内设置有让钵苗循环移动的轨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部件(100)、栽植部件(200)以及调节部件(300),所述送料部件(100)内设置有让钵苗循环移动的轨道,所述栽植部件(200)设置在送料部件(100)底部,所述栽植部件(200)顶部与所述送料部件(100)内的轨道相通,所述调节部件(300)位于送料部件(100)和栽植部件(200)之间,所述调节部件(300)内设置有转动件,当所述转动件未被转动时,所述调节部件(300)通过所述轨道的转动将轨道内的钵苗引导至栽植部件(200)内,以使栽植部件(200)将钵苗栽入田地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件(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1),所述壳体(110)内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12),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12)的一端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113),所述驱动电机(113)固定设置在壳体(110)的一侧,两个所述转轴(112)之间连接有传送带(114),所述壳体(110)的内壁与传送带(114)的外壁贴合,所述传送带(11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导料槽(115),所述壳体(110)的底部开设有脱料口(116),所述脱料口(116)内设置有物料调节器(117),所述物料调节器(117)用于对钵苗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调节器(117)包括两个挡料板(130),两个所述挡料板(130)的侧壁均与所述脱料口(116)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料板(130)均采用柔性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12)的一端贯穿壳体(110)的侧壁,所述调节部件(300)包括凸轮(310)和承载板(320),所述凸轮(3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112)贯穿壳体(110)的侧壁的一端,所述承载板(320)固定设置在壳体(110)的侧壁,所述承载板(320)内纵向贯穿有直杆(321),所述直杆(321)与承载板(320)滑动连接,所述直杆(321)的底端位于物料调节器(117)的上方,所述直杆(321)的顶端与承载板(32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22),所述直杆(32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从动杆(323),所述从动杆(323)位于凸轮(310)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穴间距可调节植物栽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部件(200)包括支撑壳(210),所述支撑壳(210)固定设置在壳体(110)的底部,所述支撑壳(210)位于脱料口(116)处,所述支撑壳(210)的顶部开设有与脱料口(116)相通的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博,邹建军,于海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