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29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硅油附着层、中间层和上附着层,中间层包括以下原料:丙烯酸树脂、石墨烯、改性剂、固化剂和分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固化剂和分散剂能够减少各组分完成分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能够与树脂反应生成网状立体聚合物,把复合材料骨材包络在网状体之中生成坚韧的连接胶,其中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在FPC生产中离型膜的主要作用有隔离、填充、保护、易于剥离,广泛应用于多种产品的加工过程中。
[0003]导热硅胶片是以硅胶为基材,添加金属氧化物等各种辅材,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一种导热介质材料,导热硅胶片制备时以离型膜为载体,将导热硅胶复合液体涂覆在离型膜上,再经过高温烘箱热固化形成,由于在固化时,离型膜受热内部材料受热膨胀导致出现空腔,离型膜内部不再贴合,在剥离导热硅胶片时,容易使得与导热硅胶片接触的硅油层脱落,导致离型膜的报废,因此提出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包括硅油附着层、中间层和上附着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硅油附着层和所述上附着层之间,所述硅油附着层用于降低膜表面的附着力,所述上附着层用于固定离型膜自身,所述中间层用于均匀导热确保离型膜内部受热均匀,其中,
[0006]所述中间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4

29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1
‑<br/>16重量份的石墨烯、3

8重量份的改性剂、1

4重量份的固化剂和3

8重量份的分散剂。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性剂为环氧树脂。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剂包括2

乙基
‑4‑
甲基咪唑和乙烯基三胺。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散剂包括三聚磷酸钠和硅丙乳液。
[00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所述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向反应釜内依次投入丙烯酸树脂和石墨烯,并加热熔炼后搅拌形成熔炼胶;
[0012]S2、对改性剂和分散剂进行预热,预热后将改性剂和分散剂加入熔炼胶内进行搅拌;
[0013]S3、向反应釜内投入固化剂并和熔炼胶搅拌混匀后产生浆状连接胶后静置;
[0014]S4、将连接胶涂抹于硅油附着层和上附着层之间,并去除连接胶溢出部分形成中间层后降温固化,完成离型膜的制备。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反应釜内炼胶温度为160

180℃。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搅拌转速为5

10rpm/min。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静置时间为3

9h。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04

0.08mm。
[001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固化剂,2

乙基
‑4‑
甲基咪唑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乙烯基三胺通过其乙烯基与树脂自由基反应产生凝胶和固化,通过添加分散剂,三聚磷酸钠作为无机分散剂,其电离成离子后吸附在材料颗粒表面,形成双层结构,提高表面电荷密度,克服材料颗粒间范德华的吸引力,通过表面相同的电荷排斥效应达到分散效果,硅丙乳液中羟基和羧基螯合使得该乳液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和渗透力,有利于材料的渗透分散,其中,2

乙基
‑4‑
甲基咪唑作为阴离子聚合型固化剂,其电离出的阴离子在三聚磷酸钠所电离的离子的电荷排斥效应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分散于材料中,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固化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该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中,通过添加固化剂,2

乙基
‑4‑
甲基咪唑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乙烯基三胺通过其乙烯基与树脂自由基反应产生凝胶和固化,通过添加分散剂,三聚磷酸钠作为无机分散剂,其电离成离子后吸附在材料颗粒表面,形成双层结构,提高表面电荷密度,克服材料颗粒间范德华的吸引力,通过表面相同的电荷排斥效应达到分散效果,硅丙乳液中羟基和羧基螯合使得该乳液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和渗透力,有利于材料的渗透分散,其中,2

乙基
‑4‑
甲基咪唑作为阴离子聚合型固化剂,其电离出的阴离子在三聚磷酸钠所电离的离子的电荷排斥效应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分散于材料中,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固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包括硅油附着层、中间层和上附着层,中间层位于硅油附着层和上附着层之间,硅油附着层用于降低膜表面的附着力,达到离型效果,上附着层用于固定离型膜自身,中间层用于均匀导热确保离型膜内部受热均匀,避免离型膜内部受热不均导致材料膨胀产生空腔,进而导致硅油附着层脱落,其中,
[0025]中间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4

29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1

16重量份的石墨烯、3

8重量份的改性剂、1

4重量份的固化剂和3

8重量份的分散剂。
[0026]本专利技术中,改性剂为环氧树脂,通过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配合后续反应后形成的网状结构,能够将材料包络在网状体中,使得结构变为坚韧,避免离型膜内上下两层发生相对位移。
[0027]进一步的,固化剂包括2

乙基
‑4‑
甲基咪唑和乙烯基三胺,通过添加固化剂能够与
树脂反应生成网状立体聚合物,把复合材料骨材包络在网状体之中生成坚韧的连接胶。
[0028]再进一步的,分散剂包括三聚磷酸钠和硅丙乳液,通过添加分散剂能够减少各组分完成分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
[002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固化剂,2

乙基
‑4‑
甲基咪唑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乙烯基三胺通过其乙烯基与树脂自由基反应产生凝胶和固化,通过添加分散剂,三聚磷酸钠作为无机分散剂,其电离成离子后吸附在材料颗粒表面,形成双层结构,提高表面电荷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油附着层、中间层和上附着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硅油附着层和所述上附着层之间,所述硅油附着层用于降低膜表面的附着力,所述上附着层用于固定离型膜自身,所述中间层用于均匀导热确保离型膜内部受热均匀,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4

29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1

16重量份的石墨烯、3

8重量份的改性剂、1

4重量份的固化剂和3

8重量份的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环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包括2

乙基
‑4‑
甲基咪唑和乙烯基三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导热硅胶片专用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包括三聚磷酸钠和硅丙乳液。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洋王以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金润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