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28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焊接固定在底座上的支腿,所述水箱底部固定有水泵,所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底座上的圆饼状的连接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固定有若干个围绕连接座圆心均布的沉淀柱,所述沉淀柱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取样管,所述沉淀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多个与沉淀柱底部连通的进水管,本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多个沉淀管来进行不同规模的实验,单次实验使用多个沉淀管,每个沉淀管的水样保持一致,解决了传统实验需要重复多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便于不同规模的实验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絮凝沉淀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絮凝沉淀实验是研究悬浮物浓度不太高(浓度一般为50

500mg/L,例如给水工程中的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初沉池内的悬浮物沉淀等)的絮状颗粒的沉淀规律。絮凝沉淀实验结果是作为污水处理工程中某些构筑物设计和生产运行的重要依据。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互相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直接使用理论公式计算得不到相应沉淀性质。
[0003]专利号CN211847303U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絮凝沉淀的实验装置,该专利能够便于使用者获得纯净不含沉淀物杂质的上清液,提高测定精度,但专利技术人在实际实验中发现,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需要多次实验,以在不同的沉淀时间和沉淀深度进行取样检测,这样导致实验十分繁琐,重复次数多,造成人力和设备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中部设置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底部设置有焊接固定在底座(3)上的支腿(19),所述水箱(13)底部固定有水泵(18),所述水箱(13)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底座(3)上的圆饼状的连接座(17),所述水泵(18)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13)底部连通,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连接座(17)的中心连通,所述底座(3)上竖直固定有若干个围绕连接座(17)圆心均布的沉淀柱(9),所述沉淀柱(9)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取样管(8),所述沉淀柱(9)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6),所述连接座(17)上设置有多个与沉淀柱(9)底部连通的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上设置有控制其开闭的进水阀(15),所有所述进水管(16)的长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柱(9)的顶部连接有溢水管(1),所述溢水管(1)的一端与沉淀柱(9)连通,所述溢水管(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水箱(13)的顶部开口处,所有溢水管(1)与沉淀柱(9)的连接处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柱(9)的外壁上沿竖直方向等距固定有多个堵头(7),所述取样管(8)与堵头(7)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絮凝沉淀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8)包括管道一(20)与管道二(26),所述管道二(26)与堵头(7)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二(26)上设置有控制其开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琼盛考重李伟杰何业强杨孝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