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长牡蛎及其幼虫弧菌抗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270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病原菌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长牡蛎及其幼虫弧菌抗性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含:将长牡蛎浸泡于含有浓度为5x104~5x105CFU/mL的经过灭活的溶藻弧菌的海水中进行免疫启动,并用免疫启动后的长牡蛎生产幼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灭活的溶藻弧菌引发长牡蛎的先天免疫记忆,在被福尔马林灭活的溶藻弧菌引发免疫反应后,长牡蛎的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为长牡蛎提供了二次接触溶藻弧菌后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将增强的弧菌抗性遗传给子代,并为子代提供广谱性的弧菌抗性。谱性的弧菌抗性。谱性的弧菌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长牡蛎及其幼虫弧菌抗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原菌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长牡蛎及其幼虫弧菌抗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弧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和河口流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许多种类的弧菌已经被证实是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病原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等严重威胁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对鱼类、甲壳类、贝类等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传统防治弧菌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减活或者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等。但是通过基因工程,例如中国专利CN102296044A,这一方法耗时耗力,成本高。抗生素治疗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减活或者灭活疫苗是一种比较简单理想的防治水产动物弧菌病的手段。
[0003]传统上的疫苗都是为具有适应性免疫的有颌鱼类制备的,例如:CN 114099657 A、CN 102283143 B。因此贝类、甲壳类等无脊椎动物不存在经典的适应性免疫,无法通过疫苗等方法提高对同一病原的抗性。而且,适用于有颌鱼类的疫苗往往只能针对单一弧菌进行预防,但由于海洋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多样应,这些疫苗很可能无法有效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长牡蛎及其幼虫弧菌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长牡蛎浸泡于含有浓度为5x104~5x105CFU/mL的经过灭活的溶藻弧菌的海水中进行免疫启动,并用免疫启动后的长牡蛎生产幼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福尔马林对溶藻弧菌进行灭活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长牡蛎浸泡于含有经过灭活的溶藻弧菌的海水中24~25小时,在生产幼虫前转移到过滤的海水中保持7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藻弧菌的灭活方法包含:将TCBS琼脂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凯汪贺冰杨奔鲁林基支承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