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其包括底框以及安装在底框内的双人跑步机,所述底框上侧壁安装有与双人跑步机匹配的扶手;击打模拟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上侧壁一端的空心筒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框一端外壁固定的第一电机,所述空心筒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向内贯穿空心筒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学员便可手拿球拍击打羽毛球进行训练,从而更为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单人便可完成训练,能够同时对患者下肢、上肢、背部和肩部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又能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羽毛球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用羽毛和软木制作而成的一种小型球类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是我国全民健身的主流运动项目,运动量适中,健身效果良好,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对于追求专业和技术的羽毛球学员来说,除了通过双人对打或多人对打来提高技术以外,还需借助对应的设备来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0003]目前市面存在的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一般是通过跑步机来对下肢进行训练,提高自身耐力以及下肢稳定性,此外,需要对上肢进行锻炼时,需要通过单杠进行训练,对发力的肌肉形成阻力,从而有助于可以有效改善肌力,提高自身上臂发力强度,这些训练设备普遍存在着不能真实的模拟羽毛球实战场景,容易导致运动员身体素质虽然得到提高、但是羽毛球技术却没有显著的提升,导致羽毛球教学效果差等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着不能真实的模拟羽毛球实战场景,容易导致运动员身体素质虽然得到提高、但是羽毛球技术却没有显著的提升,导致羽毛球教学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
[0007]主体单元,其包括底框以及安装在底框内的双人跑步机,所述底框上侧壁安装有与双人跑步机匹配的扶手;
[0008]击打模拟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上侧壁一端的空心筒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框一端外壁固定的第一电机,所述空心筒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向内贯穿空心筒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与空心筒竖直滑动连接的升降套,所述升降套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杆,且升降杆下端开设有与丝杆匹配的凹槽,所述丝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通过连接绳挂接有羽毛球。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绕线筒内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一端向外贯穿绕线筒一端端壁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连接绳顶端绕设在绕线辊上,且绕线筒下端壁中心处开设有与连接绳匹配的过线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体能训练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上侧壁远离空心筒的一端支撑框以及两组对称安装在支撑框两侧内壁的固定耳,每个所述固定耳上侧壁中心处均转动连接
有对应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与支撑框竖直滑动连接的升降螺母,且每个螺纹柱顶端均向上贯穿支撑框固定连接有对应的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框上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向下与其中一个螺纹柱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套之间通过单杠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臂力训练单元,其包括多组滑动套设在单杠上的空心套以及与空心套螺纹连接的定位螺栓杆,所述空心套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弹簧挂接有拉柄,所述拉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厚度均匀的弹性外套,所述弹性外套内开设有与弹簧匹配的通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框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坐板,所述坐板上垫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软垫。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绕线筒靠近转盘的一端外壁开设有与定位螺栓匹配的环形定位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套与空心筒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竖直滑块和竖直滑槽竖直滑动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固定耳下侧壁与支撑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对应的楔形支撑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学员需要进行针对性模拟实战方面的体能训练时,将羽毛球绑束在连接绳下端,学员便可手拿球拍击打羽毛球进行训练,从而更为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单人便可完成训练,无需重复捡拾羽毛球,进而提高训练效率,利用升降套实现升降杆高度的调节,转动转盘,选择松放连接绳或者收紧连接绳,从而真实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实战需求,进一步学员的羽毛球击打技术;
[0018]可以根据学员的身高以及个人锻炼强度需求控制第二电机输出轴正转或者反转对单杠的高度进行调节,实现对学员肩三角肌和背阔肌进行锻炼,有效解决了学员长期极大羽毛球引发的肩部算账背部疼痛等问题,可以根据学员的个人锻炼强度和使用需求选择弹性外套内悬挂的弹簧数量,从而对学员肱二头肌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学员的发球力量,能够同时对患者下肢、上肢、背部和肩部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又能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单人便可完成训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空心筒与升降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绕线筒与羽毛球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绕线筒内部臂力锻炼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的弹簧与弹性外套配合
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主体单元、101底框、102双人跑步机、103行走轮、 104扶手、200击打模拟单元、201空心筒、202升降杆、203第一电机、204绕线筒、205连接绳、206羽毛球、207第一斜齿轮、208第二斜齿轮、209丝杆、210升降套、211定位螺栓、212锁紧槽、213 绕线辊、214过线孔、300体能训练单元、301支撑框、302固定耳、 303楔形支撑块、304螺纹柱、305升降螺母、306传动轮、307传动带、308第二电机、309单杠、400臂力训练单元、401空心套、402 定位螺杆、403弹性外套、404拉柄、405通孔、406弹簧、407坐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
6,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主体单元100、击打模拟单元200、体能训练单元300和臂力训练单元400。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单元(100),其包括底框(101)以及安装在底框(101)内的双人跑步机(102),所述底框(101)上侧壁安装有与双人跑步机(102)匹配的扶手(104);击打模拟单元(200),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101)上侧壁一端的空心筒(201)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框(101)一端外壁固定的第一电机(203),所述空心筒(201)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209),所述第一电机(203)输出轴向内贯穿空心筒(201)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7),所述丝杆(209)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斜齿轮(207)啮合的第二斜齿轮(208),所述丝杆(209)上螺纹连接有与空心筒(201)竖直滑动连接的升降套(210),所述升降套(210)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杆(202),且升降杆(202)下端开设有与丝杆(209)匹配的凹槽,所述丝杆(209)下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筒(204),所述绕线筒(204)通过连接绳(205)挂接有羽毛球(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204)内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一端向外贯穿绕线筒(204)一端端壁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211),所述连接绳(205)顶端绕设在绕线辊(213)上,且绕线筒(204)下端壁中心处开设有与连接绳(205)匹配的过线孔(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体能训练单元(300),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101)上侧壁远离空心筒(201)的一端支撑框(301)以及两组对称安装在支撑框(301)两侧内壁的固定耳(302),每个所述固定耳(302)上侧壁中心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任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