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25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其包括底框以及安装在底框内的双人跑步机,所述底框上侧壁安装有与双人跑步机匹配的扶手;击打模拟单元,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上侧壁一端的空心筒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框一端外壁固定的第一电机,所述空心筒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向内贯穿空心筒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学员便可手拿球拍击打羽毛球进行训练,从而更为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单人便可完成训练,能够同时对患者下肢、上肢、背部和肩部进行全方位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又能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真实的模拟各种实战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羽毛球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用羽毛和软木制作而成的一种小型球类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是我国全民健身的主流运动项目,运动量适中,健身效果良好,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对于追求专业和技术的羽毛球学员来说,除了通过双人对打或多人对打来提高技术以外,还需借助对应的设备来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0003]目前市面存在的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一般是通过跑步机来对下肢进行训练,提高自身耐力以及下肢稳定性,此外,需要对上肢进行锻炼时,需要通过单杠进行训练,对发力的肌肉形成阻力,从而有助于可以有效改善肌力,提高自身上臂发力强度,这些训练设备普遍存在着不能真实的模拟羽毛球实战场景,容易导致运动员身体素质虽然得到提高、但是羽毛球技术却没有显著的提升,导致羽毛球教学效果差等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着不能真实的模拟羽毛球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单元(100),其包括底框(101)以及安装在底框(101)内的双人跑步机(102),所述底框(101)上侧壁安装有与双人跑步机(102)匹配的扶手(104);击打模拟单元(200),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101)上侧壁一端的空心筒(201)以及固定安装在底框(101)一端外壁固定的第一电机(203),所述空心筒(201)下端内壁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丝杆(209),所述第一电机(203)输出轴向内贯穿空心筒(201)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7),所述丝杆(209)上固定套设有与第一斜齿轮(207)啮合的第二斜齿轮(208),所述丝杆(209)上螺纹连接有与空心筒(201)竖直滑动连接的升降套(210),所述升降套(210)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杆(202),且升降杆(202)下端开设有与丝杆(209)匹配的凹槽,所述丝杆(209)下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筒(204),所述绕线筒(204)通过连接绳(205)挂接有羽毛球(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筒(204)内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一端向外贯穿绕线筒(204)一端端壁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211),所述连接绳(205)顶端绕设在绕线辊(213)上,且绕线筒(204)下端壁中心处开设有与连接绳(205)匹配的过线孔(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羽毛球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装置还包括体能训练单元(300),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框(101)上侧壁远离空心筒(201)的一端支撑框(301)以及两组对称安装在支撑框(301)两侧内壁的固定耳(302),每个所述固定耳(302)上侧壁中心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任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