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325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诱导分化方法包括:采用诱导试剂对所述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从而获得多巴胺能神经元;其中,所述诱导试剂包括生长因子及小分子化合物,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包括SB431542、LDN193189、SAG、RA、cAMP、LAA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巴胺能神经元诱导方法中的部分生长因子替换为小分子化合物,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小分子化合物较生长因子稳定性好,保证了培养条件的一致性以及分化效率的稳定;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诱导分化方法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分化效果好的优点。分化效果好的优点。分化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神经生物学
,具体涉及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元是不可再生细胞。利用体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iPSCs),并诱导分化为目标靶细胞,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有很好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价值。将人源iP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使获得大量高纯度的人源性神经元变为可能。iPSCs技术在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源iPSCs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DA)神经元,克服了传统细胞系来源帕金森病(PD)模型的不足,更加真实地还原了PD患者脑内情况,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在临床应用方面,iPSCs及分化的细胞显示出对多种疾病具有临床疗效。iPSCs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率先在PD患者、视网膜黄斑变性患者和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开展。目前利用iPSCs技术治疗PD已在日本展开临床研究,将iPSCs来源多巴胺能祖细胞(DAP)移植入PD患者脑内,并进入临床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诱导试剂对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从而获得多巴胺能神经元其中,所述诱导试剂包括生长因子及小分子化合物,所述小分子化合物包括SB431542、LDN193189、SAG、RA、cAMP、LAA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生长因子包括BDNF、FGF8b、GDNF、TGF

β3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包含诱导试剂的培养基对所述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其中所述培养基中还包括辅助试剂,所述辅助试剂包括laminin及Y

27632;优选的,所述laminin及Y

27632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贴壁;和/或,所述干细胞包括人类胚胎干细胞和/或诱导多能干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1)采用包含RA、LDN193189、SB431542的培养基对所述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3

6天;(2)采用包含LDN193189、RA、SAG、laminin、Y

27632的培养基对步骤(1)所获产物进行诱导分化4

5天;(3)采用包含BDNF、LAA、SAG、FGF8b、laminin、Y

27632的培养基对步骤(2)所获产物进行诱导分化3

8天;(4)采用包含BDNF、GDNF、TGF

β3、LAA、cAMP、laminin、Y

27632的培养基对步骤(3)所获产物进行诱导分化5

12天,从而获得所述多巴胺能神经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1)采用包含SB431542、LDN193189、RA的第一培养基对所述诱导多能干细胞于37℃进行第一阶段诱导分化3

6天,获得第一阶段诱导分化产物;(2)采用包含LDN193189、RA、SAG、Y

27632、laminin的第二培养基对所述第一阶段诱导分化产物于37℃进行第二阶段诱导分化2天,获得第二阶段诱导分化产物;(3)采用包含LDN193189、RA、SAG、Y

27632、laminin的第三培养基对所述第二阶段诱导分化产物于37℃进行第三阶段诱导分化1

2天,获得第三阶段诱导分化产物;(4)采用包含LDN193189、RA、SAG、Y

27632、laminin的第四培养基对所述第三阶段诱导分化产物于37℃进行第四阶段诱导分化1天,获得第四阶段诱导分化产物;(5)采用包含BDNF、LAA、SAG、FGF8b、Y

27632、laminin的第五培养基对所述第四阶段诱导分化产物于37℃进行第五阶段诱导分化1天,获得第五阶段诱导分化产物;(6)采用包含BDNF、LAA、SAG、FGF8b、Y

27632、laminin的第六培养基对所述第五阶段诱导分化产物于37℃进行第六阶段诱导分化2

7天,获得第六阶段诱导分化产物;(7)采用包含BDNF、GDNF、TGF

β3、LAA、cAMP、Y

27632、laminin的第七培养基对所述第六阶段诱导分化产物于37℃进行第七阶段诱导分化5

12天,获得所述多巴胺能神经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导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杜氏改良Eagle培养基/营养混合物F

12,谷氨酰胺衍生物1X,非必须氨基酸1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筱雨刘春风王芬毛成洁丁妹王媚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