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23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巡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巡田机器人。包括车体、升降模块、摄像头、收纳盒,升降模块包括驱动机构、单侧旋转链条、第一套管、第三套管,第一套管竖直设置,且第一套管的下端与车体上端连接,第三套管竖直设置,且用于与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摄像头设置在第三套管的上端;单侧旋转链条的上端用于与第三套管连接,驱动机构与单侧旋转链条的中部传动连接,单侧旋转链条的下端用于设置在收纳盒内,单侧旋转链条向上运动时保持竖直,单侧旋转链条向下运动时发生弯曲。可以带动第三套管伸入到第一套管内,可以减小升降模块的高度,同时带动摄像头下降,可以降低巡田机器人的重心,从而保证巡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巡田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巡检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巡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定期对农作物进行巡视,以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而针对农田面积较大的区域,人工巡视耗时较长,因此通常采用巡田机器人对农田进行巡视。其中,巡田机器人在对农作物进行巡视时,发现农作物植株上的病害区域时,会使用摄像头对植株上的病害区域进行拍摄;同时,植株上的各病害区域高度可能不同,因此通常在巡田机器人上设置升降模块,并将摄像头设置在升降模块上。
[0003]然而,现有的升降模块通常设置为竖直导轨,将摄像头设置在竖直导轨上进行升降以调节摄像头的高度,而设置竖直导轨会导致巡田机器人重心较高,影响巡田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小巡田机器人上升降模块的体积,提升巡田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巡田机器人,包括车体、升降模块、摄像头、收纳盒,所述升降模块包括驱动机构、单侧旋转链条、第一套管、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与所述车体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套管竖直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三套管的上端,所述单侧旋转链条的上端用于与所述第三套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单侧旋转链条的中部传动连接,所述单侧旋转链条的下端用于设置在所述收纳盒内;所述单侧旋转链条向上运动时保持竖直,所述单侧旋转链条向下运动时发生弯曲。
[000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将升降模块设置为第一套管、第三套管、单侧旋转链条以及驱动机构,将单侧旋转链条的上端与第三套管连接,在使用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利用驱动机构控制单侧旋转链条向上运动并保持竖直,其可以带动第三套管相对第一套管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三套管上端的摄像头向上运动,便于使用摄像头进行拍摄。在巡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利用驱动机构控制单侧旋转链条向下运动并发生弯曲,可以带动第三套管伸入到第一套管内,可以减小升降模块的高度,降低巡田机器人的重心,同时带动摄像头下降,可以进一步降低巡田机器人的重心,从而保证巡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设置收纳盒,在巡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单侧旋转链条发生弯曲,可以折叠设置到收纳盒内,减小了巡田机器人的体积,可以减少巡田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碰撞,进一步保证了巡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7]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单侧旋转链条啮合。
[0008]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减速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减速
机的传动轴上设置有所述齿轮。
[0009]可选地,所述收纳盒内设置有螺旋盘状结构,所述单侧旋转链条的弯曲方向与所述螺旋盘状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同。
[0010]可选地,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套管的下端,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单侧旋转链条的上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三套管之间,所述第二套管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管、所述第三套管滑动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管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三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升降模块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第三套管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摄像头用于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0015]可选地,所述巡田机器人还包括导航模块,所述导航模块包括激光雷达和GPS定位器,所述激光雷达和所述GPS定位器均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巡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升降模块的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0]图5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车体;2、升降模块;211、电机;212、减速机;213、齿轮;22、单侧旋转链条;231、第一套管;232、第二套管;233、第三套管;241、第一限位块;242、第二限位块;243、第三限位块;251、第一连接件;252、第二连接件;26、支撑板;27、收纳盒;28、螺旋盘状结构;3、摄像头;4、导航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4]本实施例建立XYZ轴坐标系,X轴正向为前方,X轴反向为后方,Y轴正向为左方,Y轴反向为右方,Z轴正向为上方,Z轴反向为下方。
[0025]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巡田机器人,包括车体1、升降模块2、摄像头3、收纳盒27,升降模块2包括驱动机构、单侧旋转链条22、第一套管231、第三套管233,第一套管231竖直设置,且第一套管231的下端与车体1上端连接,第三套管233竖直设置,且用于与第一套管231滑动连接,摄像头3设置在第三套管233的上端;
[0026]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上端用于与第三套管233连接,驱动机构与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中部传动连接,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下端用于设置在收纳盒27内,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上运动时保持竖直,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下运动时发生弯曲。
[0027]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上端与第三套管233的下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上运动,单侧旋转链条22不断从收纳盒27内伸出并保持竖直,可以带动第三套管233向上运动,第三套管233与第一套管231相对滑动并从第一套管231内脱离,从而可以带动第三套管233上端的摄像头3向上运动,当摄像头3运动到较高的位置时,可以对植株上的病害区域进行拍摄;当拍摄完毕后,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下运动,单侧旋转链条22不断伸入到收纳盒27内并弯曲卷绕,可以带动第三套管233向下运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三套管233上端的摄像头3向下运动,直至第三套管233的下部分位于第一套管231内,升降模块2体积减小。
[0028]综上,将升降模块2设置为第一套管231、第三套管233、单侧旋转链条22以及驱动机构,将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上端与第三套管233连接,在使用摄像头3进行拍摄时,利用驱动机构控制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上运动并保持竖直,其可以带动第三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巡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升降模块(2)、摄像头(3)、收纳盒(27),所述升降模块(2)包括驱动机构、单侧旋转链条(22)、第一套管(231)、第三套管(233),所述第一套管(231)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套管(231)的下端与所述车体(1)上端连接,所述第三套管(233)竖直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一套管(231)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3)设置在所述第三套管(233)的上端;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上端用于与所述第三套管(233)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中部传动连接,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的下端用于设置在所述收纳盒(27)内,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上运动时保持竖直,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向下运动时发生弯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11)、齿轮(213),所述电机(211)与所述齿轮(213)传动连接,所述齿轮(213)与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巡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减速机(212),所述电机(211)与所述减速机(212)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212)的传动轴上设置有所述齿轮(2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27)内设置有螺旋盘状结构(28),所述单侧旋转链条(22)的弯曲方向与所述螺旋盘状结构(28)的螺旋方向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2)还包括第一限位块(241)、第三限位块(243),所述第一限位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鹏王勃然薛红参钟启元陈宇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农慧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