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挡水板。第一壳体包括顶壁以及连接于顶壁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的下端设有朝内且朝上弯折的第一翻边。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的下方,且与第一壳体共同限定出容纳物品的封闭容纳腔,第二壳体包括位于顶壁下方的底壁以及位于第一侧壁内侧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上端设有朝外且朝下弯折的第二翻边。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扣合,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内侧形成导水槽,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的交界处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导水孔。挡水板连接于第一侧壁的外壁面,且延伸至导水孔的正下方。本申请巡检机器人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挡水板互相配合,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防水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巡检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大规模、高复杂度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多要求进行全天候的巡检,尤其是遇到降雨天等异常天气巡检更是不能怠慢,此时人工巡检难度增大,而为了使巡检机器人在有雨的环境中也可以正常运行,就要求巡检机器人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现有的巡检机器人机身各结构之间多存在装配缝隙,这些缝隙形成毛细管,落到接缝出的液体由于毛细作用而能够克服重力或直接渗透进入巡检机器人内部。由于连接处并未设有相应结构,进入机器人内部的液体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严重降低了机器人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巡检机器人,能够提高巡检机器人的防水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巡检机器人,包括:第一壳体,包括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设有朝内且朝上弯折的第一翻边;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共同限定出容纳物品的封闭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顶壁下方的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内侧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有朝外且朝下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扣合,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翻边的内侧形成导水槽,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的交界处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导水孔;以及,挡水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面,且延伸至所述导水孔的正下方。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槽沿所述第一壳体侧面边缘斜向下延伸,所述导水孔设于所述导水槽最低处。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容纳腔包括由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的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开口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二容纳腔开口小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开口。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卡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的所述封闭容纳腔为长方体腔室。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螺丝柱,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为螺丝柱,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为连接孔,所述螺丝柱卡入所述连接孔。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气体监测器,所述气体监测器包括气体采集口、气体检测部件,所述气体采集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气体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封闭容纳腔内,所述气体检测部件检测分析通过所述气体采集口收集到的气体。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雷达支撑板,所述雷达支撑板包括支撑底
座和支撑肋板,所述肋板宽度小于所述支撑底座厚度的十分之一,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雷达支撑板,所述雷达支撑板包括支撑底座和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宽度小于所述支撑底座厚度的十分之一,所述雷达支撑板设于所述顶壁外侧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摄像云台,所述摄像云台包括激光雷达、摄像机,所述摄像云台与上所述雷达支撑板相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智能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智能中央控制系统包括定位系统、报警系统和主控模块,所述智能中央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封闭容纳腔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巡检机器人包括履带式底盘,所述履带式底盘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覆盖所述内壳体。
[0014]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5]在本方案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共同形成封闭腔,并有多层防水结构。下雨时,落到顶壁的水流经第一侧壁流走,由于第一壳体覆盖第二壳体,第二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内侧,因此位于上方的第一壳体形成了整个壳体的第一层防水结构。
[0016]由于导水槽底部设有导水孔,当水流从第一侧壁流下,为避免水流经导水孔进入容纳腔内部,因此第一侧壁下端设有挡水板。也就是说,第一侧壁流下的水流流至导水口上方时,将继续沿挡水板流向地面,而不会进入导水口。此处挡水板形成了壳体的第二层防水结构。
[0017]另外,当有部分雨水飞溅到第二侧壁,由于毛细作用,飞溅到第二侧壁的部分雨水会沿装配后第二翻边与第一翻边的间隙渗透进入容纳腔。从装配缝隙渗透进入的液体汇集于导水槽,导水槽底端设有导水孔,流入导水槽的液体经导水孔排出。导水槽能够汇集渗透的液体,导水孔则将汇集的液体排出,以防止其进一步进入容纳腔,由此排水槽和排水孔共同形成了壳体的第三层防水结构。
[0018]在多层防水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巡检机器人的防水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0019]另外,由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是通过导水槽与第二侧壁扣合连接,整个壳体可以在不破坏各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21]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第一壳体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第二壳体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第四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装配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第五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第一壳体的左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第六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第二壳体的左视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第七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的主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第八种实施例提供的巡检机器人的左视图。
[0029]附图说明:
[0030]100
‑
巡检机器人;
[0031]110
‑
第一壳体;111
‑
顶壁;112
‑
第一侧壁;113
‑
挡水板;114
‑
第一翻边;115
‑
导水孔;116
‑
导水槽;117
‑
第一容纳腔;118
‑
螺丝柱;
[0032]120
‑
第二壳体;
[0033]121
‑
第二翻边;122
‑
第二侧壁;123
‑
扬声器口;124
‑
封闭容纳腔;125
‑
第二容纳腔;126
‑
连接孔;
[0034]130
‑
气体监测器;
[0035]131
‑
气体采集口;
[0036]140
‑
雷达支撑板;
[0037]141
‑
支撑底座;142
‑
支撑肋板;
[003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包括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设有朝内且朝上弯折的第一翻边;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共同限定出封闭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顶壁下方的底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内侧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设有朝外且朝下弯折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扣合,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翻边的内侧形成导水槽,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的交界处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导水孔;以及,挡水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面,且延伸至所述导水孔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沿所述第一壳体侧面边缘斜向下延伸,所述导水孔设于所述导水槽最低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容纳腔包括由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的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壳体限定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开口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二容纳腔开口小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卡入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出的所述封闭容纳腔为长方体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超,刘洋志,张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