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包括电缆锁定导向机构、电缆卷绕机构和齿轮变速箱;电缆锁定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其内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导向通道;电缆卷绕机构包括卷线筒、转轴和支架;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卷线筒之间的距离为s1,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卷线筒之间的电缆长度为s2,s2=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电梯安全装置
,特别是一种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电梯属于工程特种作业机械设备,用于运输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施工电梯在升降移动的过程中,电缆也会随着电梯轿厢同步移动,为了保障电缆移动顺畅,现有的施工电梯都设置有电缆约束结构,电缆约束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电缆小车的电缆约束结构(在广东地区的施工工地中较为常见),另一种是基于“线笼+防风架”的电缆约束结构(参见技术专利CN215817419A的说明书
技术介绍
及说明书附图5)。
[0003]对于采用电缆小车的约束结构,电缆小车直接或间接与电梯轿厢固定连接,电缆一端固定在标准节中部(所述标准节平行于电梯轿厢升降轨道布置),电缆另一端穿过标准节内部,再绕过电缆小车的滚轮,最后伸入电梯轿厢内部,具有较好的电缆防盗性。但在风力较大或电梯轿厢下降速度过快的情况下,电缆各处容易出现缠绕的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0004]对于采用“线笼+防风架”的约束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防风抗风性能,但是未专门设计电缆防盗结构,偷盗者很容易爬到线笼上端将电缆剪断偷走,造成施工方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施工电梯电缆约束结构,无法同时兼顾防盗性和防风抗风性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包括施工电梯;施工电梯包括机架、轿厢、电箱和电缆;机架直接或间接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齿条和导轨;轿厢在导轨的限制下做竖直升降移动,轿厢外部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电箱直接或间接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电缆前端伸入电箱内以获取电力,后端连通至轿厢内部;
[0007]其还包括电缆锁定导向机构、电缆卷绕机构和齿轮变速箱;电缆锁定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其内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导向通道;电缆卷绕机构包括卷线筒、转轴和支架;卷线筒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两端从卷线筒两端面的中心处伸出,转轴一端安装有齿轮A,转轴另一端安装有碳刷,卷线筒通过转轴的两端头活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安装在轿厢顶部;齿轮变速箱外部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齿轮变速箱内部设有连通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动力传输路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齿轮C和齿轮D,齿轮C与齿条啮合以获取动力,齿轮D与齿轮A啮合以输出动力;电缆前端从电箱内部延伸而出,后端先通过电缆导向通道,再逐圈绕过卷线筒,接着通过碳刷,最后连通至轿厢内部;
[0008]当轿厢沿导轨做竖直升降移动时,齿轮变速箱的齿轮C沿着齿条滚动从而获取转动动力,转动动力依次通过齿轮C、输入轴、动力传输路径、输出轴、齿轮D、齿轮A传递至转
轴,驱动卷线筒转动,实现电缆在卷线筒上的收线或放线;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卷线筒之间的距离为s1,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卷线筒之间的电缆长度为s2,s2=γ
×
s1;γ为松弛系数,γ取值为1.02~1.12。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缆卷绕机构还包括传感销,传感销固定安装在支架与轿厢之间。
[0010]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缆卷绕机构还包括弧形保护盖和锁定螺钉;弧形保护盖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弧面和内弧面,内弧面的弧度与卷线筒外圆面的弧度吻合,弧形保护盖两端设有用于连接支架的角板,角板下端设有竖直布置的U形卡口;锁定螺钉穿过U形卡口与支架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将弧形保护盖固定在支架上端,锁定螺钉的头部设有非标插孔,非标插孔不与任何型号的内六角扳手相匹配;拧松锁定螺钉以调节弧形保护盖与卷线筒的垂直距离。
[0011]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缆锁定导向机构包括上弧形槽体、下弧形槽体、锁定螺栓和锁定螺母;上弧形槽体和下弧形槽体均呈L形,上弧形槽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段A、弧形段A和竖直段A,下弧形槽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段B、弧形段B和竖直段B,上弧形槽体直接或间接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弧形槽体通过锁定螺栓和锁定螺母固定连接在下弧形槽体的上端,上弧形槽体的水平段A与下弧形槽体的水平段B相对布置,上弧形槽体的弧形段A与下弧形槽体的弧形段B相对布置,上弧形槽体的竖直段A与下弧形槽体的竖直段B相对布置,上弧形槽体内部的槽与下弧形槽体内部的槽相对布置,从而合围形成所述电缆导向通道,电缆导向通道的两端分别为水平口和竖直口;
[0012]相应的,电缆前端从电箱内部延伸而出,后端先通过电缆导向通道的水平口进入电缆导向通道,再从电缆导向通道的竖直口伸出电缆导向通道,接着逐圈绕过卷线筒,然后通过碳刷,最后连通至轿厢内部。
[0013]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用于包容齿轮A、齿轮C和齿轮D的箱体,所述箱体直接或间接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1、在施工电梯运行过程中,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电缆卷绕机构之间的距离随着轿厢的升降而拉远或靠近,位于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电缆卷绕机构之间的电缆始终保持略微松弛的状态并随轿厢升降而适应性拉长或缩短(一方面,通过卷线筒正反转使卷绕在其上的电缆收放线,进而实现电缆拉长或缩短的调节,另一方面,将电缆拉长或缩短的速度设计为与轿厢升降的速度一致,从而可使电缆始终保持略微松弛状态),使电缆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电缆不会在风力作用下大幅晃荡摇摆。
[0016]2、施工电梯停运时,一方面,卷线筒是与电梯刹车同步的锁定状态,此时卷线筒不可转动,无法通过转动卷线筒的方式收放电缆,偷盗电缆的难度较大(剪断电缆后需要将电缆从卷线筒外圆面上逐圈褪下),另一方面,调节弧形保护盖使弧形保护盖的内弧面与卷线筒外圆面靠近,可进一步提升偷盗电缆的难度(缩小了将电缆从卷线筒外圆面上逐圈褪下的可操作空间),再一方面,锁定螺钉的头部设有非标插孔,非标插孔不与任何型号的内六角扳手相匹配,只能通过与非标插孔相适应的特制扳手拧动,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大幅提升了电缆防盗性。
[0017]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20]图3为电缆卷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电缆锁定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
5所示,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包括施工电梯、电缆锁定导向机构2、电缆卷绕机构和齿轮变速箱4。
[0025]施工电梯包括机架、轿厢12、电箱13和电缆14。机架(图中未示出)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齿条111和导轨112。轿厢12在导轨112的限制下做竖直升降移动,轿厢12外部转动安装有齿轮(图中未示出),齿轮与齿条111相互啮合。电箱13直接或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包括施工电梯;施工电梯包括机架、轿厢、电箱和电缆;机架直接或间接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竖直布置的齿条和导轨;轿厢在导轨的限制下做竖直升降移动,轿厢外部转动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电箱直接或间接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电缆前端伸入电箱内以获取电力,后端连通至轿厢内部;其还包括电缆锁定导向机构、电缆卷绕机构和齿轮变速箱;电缆锁定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其内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的电缆导向通道;电缆卷绕机构包括卷线筒、转轴和支架;卷线筒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两端从卷线筒两端面的中心处伸出,转轴一端安装有齿轮A,转轴另一端安装有碳刷,卷线筒通过转轴的两端头活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安装在轿厢顶部;齿轮变速箱外部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齿轮变速箱内部设有连通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动力传输路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齿轮C和齿轮D,齿轮C与齿条啮合以获取动力,齿轮D与齿轮A啮合以输出动力;电缆前端从电箱内部延伸而出,后端先通过电缆导向通道,再逐圈绕过卷线筒,接着通过碳刷,最后连通至轿厢内部;当轿厢沿导轨做竖直升降移动时,齿轮变速箱的齿轮C沿着齿条滚动从而获取转动动力,转动动力依次通过齿轮C、输入轴、动力传输路径、输出轴、齿轮D、齿轮A传递至转轴,驱动卷线筒转动,实现电缆在卷线筒上的收线或放线;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卷线筒之间的距离为s1,电缆锁定导向机构与卷线筒之间的电缆长度为s2,s2=γ
×
s1;γ为松弛系数,γ取值为1.02~1.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电梯电缆同步卷绕装置,其特征是:电缆卷绕机构还包括传感销,传感销固定安装在支架与轿厢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慧云,
申请(专利权)人:何慧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