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与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灰树花为原料,通过两相溶剂萃取与硅胶柱色谱分离制得十七烷酸。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法简便,产品纯度高、得率高的优点,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十七烷酸纯度大于95%,产率为3.25%,且其对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到5.37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90%以上。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水平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持续的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健康。控制和降低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的唯一方法。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常规药物虽然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对患者肠道的副作用不容小觑,且其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极大负担。人体中糖类物质的吸收需要依赖α
‑
葡萄糖苷酶,抑制α
‑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使葡萄糖的生成及吸收减缓,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调整血糖水平。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α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十分迫切的。
[0003]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隶属多孔菌科树花属真菌,又称“舞茸”,是一种珍稀的药食两用真菌。其气味清香四溢,肉质脆嫩爽口,营养物质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与维生素。除了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外,灰树花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降血糖血脂、改善脂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等。目前,关于灰树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而关于灰树花中十七烷酸的制备及其降血糖活性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程序简便、高纯度、高得率、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其对于开发新药、提高灰树花的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灰树花粗粉,经70vol%乙醇溶液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将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到灰树花萃取物;(2)采用硅胶柱色谱,将灰树花萃取物溶于少量二氯甲烷中进行上样,用二氯甲烷与甲醇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通过薄层色谱鉴定并合并R
f
值为0.79的洗脱馏分,再将其经浓缩、干燥,得到十七烷酸。
[0006]进一步地,所用灰树花粗粉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0
‑
1:30 g/mL。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提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其超声频率为20
‑
40KHZ,温度为40
‑
60℃,时间为1
‑
3h,次数为2
‑
4次。
[0008]进一步地,所述硅胶柱色谱采用的硅胶目数为200
‑
400目,其硅胶用量与灰树花萃取物的质量比为80:1
‑
120:1,所用洗脱剂中二氯甲烷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0:1。
[0009]进一步地,所述薄层色谱的展开剂是将二氯甲烷与甲醇按体积比7:1混合制得。
[0010]进一步地,操作中所述浓缩采用减压浓缩,其温度为40
‑
60℃,所述干燥采用真空
冷冻干燥。
[0011]进一步地,所得十七烷酸的纯度大于95%。
[0012]所制备的十七烷酸具有良好降血糖功能,可用于制备具有降血糖功效的药物或保健品。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溶剂萃取与柱色谱相结合的分离纯化技术,是一种成本低、程序简便、样品得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
[0014](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十七烷酸纯度高,降血糖效果好,对α
‑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IC
50
值为106.91μg/mL)强于阿卡波糖(IC
50
值为216.42μg/mL),可以作为潜在的降血糖药品,同时也为提高灰树花的商业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所制备得到的十七烷酸的核磁共振谱图,其中A为1H
‑
NMR谱图,B为十
13
C
‑
NMR谱图;图2为实施例所制备得到的十七烷酸的纯度分析图;图3为实施例所制备得到的十七烷酸对α
‑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取灰树花粗粉,按质量体积比为1:10
‑
1:30 g/mL加70vol%乙醇溶液进行超声波提取,其超声频率为20
‑
40KHZ,温度为40
‑
60℃,时间为1
‑
3h,次数为2
‑
4次,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再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然后合并萃取液,经40
‑
60℃减压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灰树花萃取物;(2)采用200
‑
400目、与灰树花萃取物的质量比为1:80
‑
1:120的硅胶制备硅胶层析柱(柱体积为250
‑
350mL),然后将灰树花萃取物溶于少量二氯甲烷中进行上样,用二氯甲烷/甲醇=1:10(v/v)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通过薄层色谱鉴定(将二氯甲烷与甲醇按体积比7:1混合作为展开剂)并合并R
f
值为0.79的洗脱馏分,再将其经40
‑
60℃减压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十七烷酸。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0018]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100g灰树花粗粉,加入1.5L、70 vol %乙醇溶液,在超声频率为25 KHZ、温度为55 ℃的条件下超声2次,每次1 h,提取液经浓缩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500mL,合并萃取液,45 ℃下减压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获得32.53g灰树花萃取物。
[0019](2)取100 g、200
‑
300目的硅胶装入色谱柱,加入溶于二氯甲烷的1 g灰树花萃取物,用300 mL的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10:1,v/v)作为洗脱剂进行洗脱,保证流速为1mL/min;同时以二氯甲烷与甲醇(7:1,v/v)作为展开剂,通过薄层色谱鉴定洗出液,合并R
f
值为
0.79的洗脱馏分,经45 ℃下减压浓缩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产物0.10g,即为十七烷酸(),其纯度大于95%,产率约为3.25%。
[0020]图1为所得产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如图所示,1H
‑
NMR DMSO
‑
d6,400 MHz) δ
H
: 2.15 (2H, t, J = 7.6 Hz),1.46 (2H, m),1.22 (26H, m),0.83 (3H, t, J = 7.2 Hz)。
13
C
‑
NMR (DMS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灰树花粗粉,经70vol%乙醇溶液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再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将萃取液浓缩、干燥,得到灰树花萃取物;(2)采用硅胶柱色谱,将灰树花萃取物溶于少量二氯甲烷中进行上样,用二氯甲烷与甲醇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通过薄层色谱鉴定并合并R
f
值为0.79的洗脱馏分,再将其经浓缩、干燥,得到十七烷酸。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灰树花粗粉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10
‑
1:30 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十七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其超声频率为20
‑
40KHZ,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何君强,黄莹,熊雯宇,曾峰,林震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