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1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缓存在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缓存在站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获取连接在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站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根据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以及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所述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综合考虑了多链路的各链路带宽、上行和下行的数据传输等因素,对各链路的带宽分配进行了均衡,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多链路的带宽分配方式难以实现较好的均衡效果的问题。配方式难以实现较好的均衡效果的问题。配方式难以实现较好的均衡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802.11采用的是载波检测多路存取/碰撞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CSMA/CA)机制,单个链路是不能同时进行接收和发送的。在IEEE 802.11be极高预期吞吐量(Expected Throughput,ETH)修正案中提出了一个新功能,即多链路操作(Multi

Link Operation,MLO)。通过MLO,将多个单链路进行组合,接入点和站点可具备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
[0003]多链路操作允许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站点利用多个链路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然而如何使用它们来最大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性能,即如何在多个链路之间正确分配流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算法有以下几种:
[0004](1)单链路少拥塞(Single Link Less Congested)
[0005]当数据流到达时,选择拥塞较少的链路进行发送。
[0006](2)多链路相同负载(Multi Link Same Load)
[0007]在所有启用的链路中平均分配流量。
[0008](3)多链路拥塞感知负载平衡(Multi Link Congestion

aware Load balancing)
[0009]根据AP观察到的信道占用情况分配流量。
[0010]方法(2)不考虑拥塞,实现简单,但由于实际链路中存在干扰和竞争,在繁忙的信道中必然会造成丢包和较大的延时;方法(1)考虑了拥塞,但是只在单链路上发送,没有充分利用MLO带来的多链路并发;方法(3)综合了方法(1)和方法(2)的优点,利用信道占用百分比在多个链路上分配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负载均衡的作用。
[0011]虽然方案(3)利用信道占用率来分配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负载均衡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链路带宽、数据缓存大小和数据的优先级等。如6G可用带宽比2.4G要高的多,吞吐量会有显著差异;2.4G往往干扰较多,对时延要求高的业务通常需要选择干扰少的链路。另外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处理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需要综合进行考虑,因此,目前的多链路的带宽分配方式难以达到较好的均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多链路的带宽分配方式难以达到较好的均衡效果的问题。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缓存在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缓存在站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获取连接在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站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
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根据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以及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所述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
[00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包括:根据所述各链路的最高速率和信道时域空闲程度计算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在预定时间间隔内更新所述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
[001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包括: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能力按比例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小于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最大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
[00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为所述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之后,还包括:将所述下行方向数据或上行方向数据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并且从所述各链路中优先选择链路带宽高的链路进行调度。
[001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缓存在站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包括: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查询所述站点多链路设备的所有站点缓存的数据量,并根据所有站点缓存的数据量计算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
[001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包括: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能力按比例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小于所述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最大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
[001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之后,还包括:根据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各站点的期望吞吐量以及各链路分配的链路带宽为各站点分配对应各链路的吞吐量配额。
[002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为各站点分配对应各链路的吞吐量配额之后,还包括:将为各站点分配的对应各链路的吞吐量配额通过信标帧进行广播,以通知所述站点多链路设备。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缓存在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缓存在站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连接在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站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以及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所述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
[002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链路的最高速率和信道时域空闲程度计算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更新单元,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更新所述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
[002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分配模块,包括:分配单元,用于通过根据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各站点的期望吞吐量以及各链路分配的链路带宽为各站点分配对应各链路的吞吐量配额。
[002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通知模块,用于将为各站点分配的对应各链路的吞吐量配额通过信标帧进行广播,以通知所述站点多链路设备。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0027]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链路流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缓存在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缓存在站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获取连接在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站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根据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或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以及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所述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包括:根据所述各链路的最高速率和信道时域空闲程度计算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在预定时间间隔内更新所述各链路的实际可用吞吐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包括: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能力按比例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小于所述下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最大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为所述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之后,还包括:将所述下行方向数据或所述上行方向数据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并且从所述各链路中优先选择链路带宽高的链路进行调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缓存在站点多链路设备上的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包括: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查询所述站点多链路设备的所有站点缓存的数据量,并根据所有站点缓存的数据量计算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和所述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包括: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能力按比例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当各链路实际可用吞吐量的总和小于所述上行方向数据的总期望吞吐量时,根据各链路的最大吞吐量为各链路分配链路带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