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大过载高燃速曳光指示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94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大过载高燃速曳光指示药柱,它涉及曳光火工品技术领域;首发药层、接力药层均采用弹性氟橡胶造粒的许用传爆药压制而成,所述曳光药层采用燃烧亮度高的镁铝合金曳光药与许用传爆药的混合药剂压制而成;它通过压制高密度曳光指示药柱,提高了药柱自身结构强度,确保了药柱的抗大过载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低速爆轰原理,大幅度提高曳光药柱燃烧速率,大大缩短了曳光药柱从被冲击片雷管引燃到发出指示亮光的时间,提高了高速摄像机对弹丸飞行过程中冲击片雷管作用瞬间的捕捉成功率,可用其代替弹丸中用于记录冲击片雷管作用瞬间的参数记录仪,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高效达到了试验目的。高效达到了试验目的。高效达到了试验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大过载高燃速曳光指示药柱


[0001]本技术属于曳光火工品
,具体涉及一种抗大过载高燃速曳光指示药柱。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反舰武器设计要求,反舰武器中所含的战斗部、引信、电子元器件、火工品等组成部分都应能承受住弹丸侵彻甲板钢形成的大过载冲击(约15万个g),其中反舰武器的引信多为直列式引信,故常使用抗大过载的冲击片雷管来实现直列式起爆传爆,为验证研制过程中的冲击片雷管是否能承受侵彻大过载,确认其随弹丸穿过靶板后性能是否满足要求,需对冲击片雷管过靶板后起爆瞬间进行监测,以此判断冲击片雷管是否具备抗大过载能力,然常规曳光药柱为保证抗大过载能力,均采用大压药压力,压制成高密度药柱,由于密度过高药剂燃速大幅度降低,以至于出光时间较长,其产生的指示光还未从弹丸出光孔中传出,整个弹丸已飞入了弹坑中,曳光指示失效,无法判断冲击片雷管抗过载性能是否满足要求。若采用低密度曳光药柱,易出现药柱碰靶炸的情况,故常采用数据记录仪记录冲击片雷管起爆瞬间,但记录仪为试验消耗品,无法多次使用,此外记录仪为电子设备,有概率出现经大过载冲击后失效情况,因此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大过载高燃速曳光指示药柱,其特征在于:曳光药柱(4)包含接力药层(8)、曳光药层(9)和首发药层(10);所述接力药层(8)的上端通过压药冲按压有曳光药层(9),所述曳光药层(9)的上端通过压药冲按压有首发药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过载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文军袁有根侯帅张德源张婷高薇简建忠李锦涛陈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