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92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包括壳体、储水槽、喷洗装置、超声装置、循环水装置和风刀。储水槽中设有水位监测器以监测水位变化,便于控制水循环装置的抽水与进水。喷洗装置包括第一主干管、第一布水管、第一喷淋头、电动毛刷。超声装置包括第二主干管、第二布水管、第二喷淋头和超声波发生器,均在滤带两面设置。风刀设置于壳体的近滤带出口处。有益效果:采用三步清洁法,首先滤带大部分颗粒通过喷洗装置的高压冲洗和刷洗脱落,然后进入超声装置,通过超声作用去除滤带小孔隙中顽固颗粒,最后使用风刀进一步吹脱滤带上残留颗粒并进行干燥。该清洁装置实现节水、高效清洗,并有效去除滤带小孔隙颗粒。并有效去除滤带小孔隙颗粒。并有效去除滤带小孔隙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脱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以生物处理法为主,在污水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资源化的潜力;同时也包含大量有机物污染物、微生物、致病菌、重金属等物质,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需进行适当处理与处置。然而,活性污泥含水率在95%以上,会增加运输和处理成本,妨碍后续污泥处置与资源化进程。因此,在处置与资源化前需进行脱水。
[0003]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的机械脱水法仅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左右,无法满足既定的污泥处置标准(污泥含水率<65%),需进行深度脱水。电脱水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该技术可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破坏胞外聚合物等有机物以释放水分,并迫使水分定向移动以实现脱水。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电脱水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将泥饼含水率降至60%-40%,其能耗和用时远低于传统的热干化脱水技术。
[0004]电脱水机运行时,在机械压力与电场的双重作用下,水分运动并和产生的气体在阴极处通过滤带排出,而脱水污泥则被滤带截留形成滤饼。脱水过程中,两极污泥的含水率和理化性质差距随脱水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加大。阴极污泥的水分、蛋白质及其他有机物含量比阳极污泥高。因此,与阳极污泥相比,阴极污泥更容易粘附并堵塞滤带,使气液排放不畅,从而降低电脱水效率,需对阴我方案号
[0005]极滤带进行清洗。
[0006]近年已有部分专利对电脱水装置滤带或滤板的清洗进行了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0007]专利号为2015109215412公布了一种污泥电渗透高干脱水设备的自动清洗机构,该装置设有自动行走、定位、升降和清洁装置,可实现自动清洗。使用清洗喷头和旋转毛刷清洗滤带结块和阴极网泥垢。但该装置具有两个明显缺点:其一、水洗无法彻底洗净污垢;其二、无法对水资源循环使用。
[0008]专利号为2016109705172公布了一种用于电渗透高干脱水机的可提升高压往复清洗设备,该设备采用横向往复式高压清洗机构,可对整个滤板进行清洗。但该装置也有两个明显缺点:其一、用水量较大;其二、水洗无法彻底洗净污垢。
[0009]专利号为2015103827909公布了一种用于污泥电渗透脱水机滤带的清洗装置,该装置采取干洗和湿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提高了滤带清洗效率。但该装置具有三个明显缺点:其一、干洗部分设有收集器,但仍有粉尘泄露的隐患;其二、对于孔隙较小的滤带,干洗和湿洗结合的方法对小孔隙中的微颗粒去除仍有限;其三、湿洗过后没有烘干设备,滤带上遗留水分会增加电渗负荷。
[0010]综上所述,现有单独水冲洗履带清洗方法耗时长、水量大、清洗效果差,会严重影响电脱水机效率;干湿结合的滤带清洗方法有粉尘暴露的风险,且对小孔隙中微颗粒去除
有限。因此,如何节水、高效地实现滤带清洗,并且有效去除滤带小孔隙中的颗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泥电脱水装置阴极滤带的清洁系统,该装置采用喷洗和超声相结合,实现节水、高效清洗,并有效去除滤带小孔隙颗粒。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我方案号
[0014]一种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包括内部具有储水槽的壳体和沿滤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的喷洗装置和超声装置;
[0015]所述喷洗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滤带一侧上方第一布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布水管上的出水端上且开口朝向所述滤带设置的多个第一喷淋头、将所述储水槽内的水抽向所述第一布水管的第一循环水装置;所述喷洗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干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头的下方的电动毛刷,所述电动毛刷包括驱动机构和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在滤带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转动以对经过的滤带进行刷洗的毛刷组件;
[0016]所述超声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滤带相对两侧的第二布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布水管上的出水端上且开口朝向所述滤带设置的多个第二喷淋头、将所述储水槽内的水抽向所述第二布水管的第二循环水装置;所述超声装置还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喷淋头喷水形成的液体环境空间中。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布水管有两层,且两层所述第二布水管分别位于所述滤带的相对两侧面上,两层所述第二布水管上的第二喷淋头的开口均朝向所述滤带的设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有两个,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分别位于所述滤带的相对两侧面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超声装置沿滤带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一个或多个。
[0020]进一步地,一个或多个所述超声装置的第二布水管和超声波发生器置于一箱体中,所述箱体通过排水管与所述储水槽连通。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头和所述第二喷淋头为高压旋转式喷淋器,所述高压旋转式喷淋器的旋转角为0-180
°

[0022]进一步地,所述毛刷组件设于滤带的相对两侧,同侧所述毛刷组件交替设置。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滤带出口处的风刀清洗装置,所述风我方案号刀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吹脱滤带表面的残留颗粒并进行干燥的风刀。
[0024]进一步地,还包括水位监测器和进水器,所述水位监测器用于监测水位变化,所述进水器响应于所述水位监测器发出的低水位信号启动以向所述第一循环水装置的第一主干管或所述第二循环水装置的第二主干管的补外部水。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水装置和所述第二抽水装置均与所述水位监测器电连接,并响应于所述水位监测器发出的高水位信号启动以通过抽水装置将储水槽中的水吸入所述第一循环水装置的第一主干管或所述第二循环水装置的第二主干管。
[002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7]采用喷洗、超声、风刀相结合,滤带通过传送轮首先进入喷洗装置,通过第一喷淋
头的喷洗和电动毛刷的刷洗去除滤带表面和大孔隙的污泥;然后滤带进入超声装置,通过超声技术去除滤带小孔隙中残留的污泥;超声装置开启的数量视滤带污染程度和使用时间而定,污染程度越高、使用时间越长,超声装置开启数量可适当增加。喷洗和超声装置均与供水装置相连,当储水槽中水位较高时,第一循环水装置和第二循环水装置启动,储水槽中的水经过过滤装置进入喷洗装置的第一布水管和超声装置的第二布水管;当储水槽中水位较低时,进水器启动,外部水进入喷洗装置的第一布水管和超声装置的第二布水管。最后滤带通过风刀,进一步吹脱残留颗粒并进行干燥。本清洁系统采用三步清洁的方式,可有效去除阴极滤带上的残留污泥,清洁效果好;循环水装置可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清洁成本。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储水槽(21)的壳体(1)和沿滤带(3)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储水槽(21)内的喷洗装置(22)和超声装置(18);所述喷洗装置(22)包括位于所述滤带(3)一侧上方第一布水管(11)、设置在所述第一布水管(11)上的出水端上且开口朝向所述滤带(3)设置的多个第一喷淋头(5)、将所述储水槽(21)内的水抽向所述第一布水管(11)的第一循环水装置;所述喷洗装置(2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头(5)的下方的电动毛刷(12),所述电动毛刷(12)包括驱动机构和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在滤带(3)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转动以对经过的滤带(3)进行刷洗的毛刷组件;所述超声装置(18)包括位于所述滤带(3)相对两侧的第二布水管(14)、设置在所述第二布水管(14)上的出水端上且开口朝向所述滤带(3)设置的多个第二喷淋头(15)、将所述储水槽(21)内的水抽向所述第二布水管(14)的第二循环水装置;所述超声装置(18)还包括超声波发生器(17),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7)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喷淋头(15)喷水形成的液体环境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布水管(14)有两层,且两层所述第二布水管(14)分别位于所述滤带(3)的相对两侧面上,两层所述第二布水管(14)上的第二喷淋头(15)的开口均朝向所述滤带(3)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7)有两个,两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7)分别位于所述滤带(3)的相对两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电脱水装置的阴极滤带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莎莉李书鹏郭丽莉韦云霄熊静李博杨美萍房连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