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90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包括雨水斗本体,所述雨水斗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罩一,所述进水罩一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机构,所述进水罩二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机构,所述雨水斗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所述固定块一的底部与安装板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进水罩二与第三凹槽滑动连接,所述进水罩二的底部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滑块与第四凹槽适配连接,解决了雨水中的泥沙会堵塞雨水斗,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问题,提高了雨水斗的进水效率,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具有实用意义。实用意义。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

技术介绍

[0002]雨水斗属于金属落水系统分支,是设在屋面雨水由天沟进入雨水管道的入口处,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能迅速排除屋面雨水,稳定斗前水位,减少掺气,并能有效阻挡较大杂物。
[0003]雨水斗能及时排除降落在建筑物屋顶的雨水和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水患事故,但现有的雨水斗在使用时,一旦屋顶部分的水量较多,可能会带动泥沙等沉淀物进入到雨水斗中,这些沉淀物不能很好地处理,进而会出现堵塞雨水斗,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问题,同时,雨水斗出堵塞的泥沙在清洗时较为麻烦,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包括雨水斗本体,所述雨水斗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罩一,所述进水罩一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机构,所述进水罩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三,所述安装板三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罩二,所述进水罩二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机构,所述雨水斗本体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所述卡扣机构包括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底部与安装板三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块一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一凹槽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进水罩二与第三凹槽滑动连接,所述进水罩二的底部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滑块与第四凹槽适配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二与进水罩一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安装板二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螺栓,所述安装板一的底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进水罩一的外侧开设有进水口一,所述安装板三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连接有扇叶。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滑块远离进水罩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二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安装板三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二,所述螺栓与螺母适配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罩二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二,所述进水口二不少于四个,所述进水罩二的内顶面安装有过滤网一,所述过滤网一为向下弧形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斗本体的内部中间安装有过滤网二,所述过滤网二的过滤孔径不小于一厘米。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扇叶不少于五个。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扣机构,当水位较深时,泥沙等沉淀物会经进水口二进入到过滤网一中收集,通过拉动滑块能简单地将进水罩二拆下,方便对过滤网一中的泥沙进行倾倒处理,解决了水中的泥沙会堵塞雨水斗,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问题,提高了雨水斗的进水效率,使得本技术更具有实用意义。
[0015]2、通过设置进水机构,能实现反涡流的作用,防止空气通过雨水斗入口处的水流带入整个系统,通过设置扇叶,能减缓水流进入雨水斗内部的流速,能更好地保护装置本体,进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过滤网二,能起到进一步过滤雨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卡扣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进水罩一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进水罩一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雨水斗本体;2、安装板一;3、进水罩一;4、进水机构;41、安装板二;42、密封圈;43、螺栓;44、螺母;45、进水口一;46、转轴;47、扇叶;5、安装板三;6、进水罩二;7、卡扣机构;71、固定块一;72、第一凹槽;73、第二凹槽;74、滑块;75、弹簧;76、限位块;77、第三凹槽;78、第四凹槽;79、固定块二;710、拉环;8、进水口二;9、过滤网一;10、水管;11、过滤网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5所示,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包括雨水斗本体1,雨水斗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2,安装板一2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罩一3,进水罩一3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机构4,进水罩一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三5,安装板三5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二方便进水,安装板三5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罩二6,进水罩二6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机构7,当水位较深时,泥沙等沉淀物会经进水口二8进入到过滤网一9中收集,雨水斗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水管10。
[0025]卡扣机构7包括固定块一71,固定块一71的底部与安装板三5固定连接,固定块一7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2,固定块一7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73,第二凹槽73与第一凹槽72连通,第一凹槽72的内部连接有滑块74。
[0026]第二凹槽7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75,第一凹槽72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76,限位块76与弹簧75固定连接,固定块一71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77,进水罩二6与第三凹槽77滑动连接,进水罩二6的底部靠近第一凹槽72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78,滑块74与第四凹槽78适配连接,滑块74远离进水罩二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79,固定块二79远离滑块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10。
[0027]通过拉动拉环710能简单地将进水罩二6拆下,方便对过滤网一9中的泥沙进行倾倒处理,解决了水中的泥沙会堵塞雨水斗,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问题,提高了雨水斗的进水效率,使得本技术更具有实用意义。
[0028]进水机构4包括安装板二41,安装板二41的中间开设有通孔一方便进水,安装板二41与进水罩一3固定连接,安装板二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2,安装板二41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螺栓43,安装板一2的底部设置有螺母44,螺栓43与螺母44适配连接,进水罩一3的外侧开设有进水口一45,安装板三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46,转轴46的外侧连接有扇叶47,扇叶47与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包括雨水斗本体(1),所述雨水斗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2),所述安装板一(2)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罩一(3),所述进水罩一(3)的底部设置有进水机构(4),所述进水罩一(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三(5),所述安装板三(5)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罩二(6),所述进水罩二(6)的底部设置有卡扣机构(7),所述雨水斗本体(1)的底部连接有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7)包括固定块一(71),所述固定块一(71)的底部与安装板三(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7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2),所述固定块一(7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73),所述第一凹槽(72)的内部连接有滑块(74),所述第二凹槽(7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75),所述第一凹槽(72)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6),所述限位块(76)与弹簧(7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71)的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77),所述进水罩二(6)与第三凹槽(77)滑动连接,所述进水罩二(6)的底部靠近第一凹槽(72)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凹槽(78),所述滑块(74)与第四凹槽(78)适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斗型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4)包括安装板二(41),所述安装板二(41)与进水罩一(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二(41)的底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倩朱洁庆丹丹顾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禹宁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