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9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系统及方法,属于雷达控制预警调节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探测区域选定模块、干扰分析模块、时间周期处理模块、移动探测模块、路线调节模块;所述探测区域选定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干扰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干扰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时间周期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时间周期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探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探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路线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机载雷达对目标点附近区域进行探测覆盖,并对处于不断移动的干扰机和机载雷达自身作出路径分析与规划,实现对探测区域的持续全覆盖。区域的持续全覆盖。区域的持续全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控制预警调节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载雷达是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主要用于控制和制导武器,实施空中警戒、侦察,保障准确航行和飞行安全。一般都有天线平台稳定系统或数据稳定装置;通常采用3厘米以下的波段;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其包括为空空导弹、火箭和航炮等提供目标数据的截击雷达;为瞄准轰炸地(水)面目标、制导空地导弹和为领航提供目标信息的轰炸雷达;提供地(水)面目标的位置和地形资料的空中侦察与地形测绘雷达;观测气象状况、空中目标和地形地物,保证准确和安全以及安全飞行的航行雷达等等。
[0003]在机载雷达的探测方向上,通常涉及探测防卫问题,在于目标点之间存在大量空白区域时,需要派遣大量机载雷达进行巡视探测,防止在空白区域内出现不明飞行物体,然而在目前的探测手段中,并没有对机载雷达实施全方位的布控分析,尤其是处于不断的移动的干扰机情况时,不同的雷达威力范围可能会导致空白区域出现空间维度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接收雷达编队内任一雷达的三维威力范围,利用STK软件形成雷达编队在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内的三维威力范围覆盖显示图;S2、获取目标点中心位置,计算目标点中心位置与雷达编队内任一雷达探测中心点的空间直线距离,构建新增干扰模型;S3、分别构建在干扰条件下与非干扰条件下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式,将监测周期构建成若干个飞行时间周期,生成任一雷达在每飞行时间周期下的跟踪位置点集合;所述跟踪位置点指在以雷达当前探测中心点为球心,飞行时间周期下达到的最远路径作为球半径生成的球形区域内的任一点;S4、随机选取雷达编队内每一雷达在同一飞行时间周期下的位置点,计算雷达编队内每一雷达的三维威力范围,利用STK软件形成雷达编队在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内的三维威力范围覆盖显示图,若形成的三维威力范围覆盖显示图无法覆盖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生成预警显示,并重新随机选择,若满足覆盖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将当前雷达编队内每一雷达的位置点记为一组集合;S5、记录下同一飞行时间周期所有满足覆盖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条件的位置点集合,计算每一组位置点集合下的总飞行路径,选取最短的总飞行路径对应的位置点记为当前飞行时间周期下飞行序列;S6、根据监测周期内按顺序生成的所有飞行时间周期下的飞行序列,输出至管理员端口,作为雷达编队在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内的飞行路线调节示意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干扰模型包括:S2

1、获取目标点中心位置,计算目标点中心位置与雷达编队内任一雷达探测中心点的空间直线距离;S2

2、获取历史数据下受到干扰的点位与其监测对应的目标点中心位置的距离,记为距离集合数据集;S2

3、在距离集合数据集取最大距离,记为D
max
,取初始化距离D=D
max
,任取初始解D1≤D;S2

4、对初始解D1随机扰动生成新距离解D2;S2

5、计算新距离解D2的增量:ΔF=f(D2)

f(D1)其中,f(D1)、f(D2)分别为初始解D1、新距离解D2的代价函数;ΔF代表新距离解D2的增量;S2

6、若ΔF<0,则用新距离解D2替换初始解D1,作为新的当前解,即D0=D2;若ΔF≥0,计算新距离解D2的接受概率M:S2

7、随机产生(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rand,若M>rand,则用新距离解D2替换初始解D1,否则,保留初始解D1=D0;
所述步骤S2

4至S2

7记为一次迭代,构建迭代次数Q,在迭代满足迭代次数后,保留当前解,输出至系统,作为目标点中心位置与雷达编队内任一雷达探测中心点的空间直线距离的干扰最优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构建在干扰条件下与非干扰条件下的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计算方式包括:所述雷达三维威力范围记为:其中,代表雷达三维威力范围,θ为方位角,为俯仰角;R(θ)代表雷达在相对天线主瓣的俯仰角为0
°
,方位角为θ时的探测距离;为雷达天线在俯仰方向上的归一化增益函数;其中,非干扰条件下的探测距离R1(θ)为:其中,P
t
为雷达发射功率;G
t
为雷达天线主瓣增益;λ为信号波长;σ为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n为脉冲积累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k=1.38*10

23
J/K;T0为以绝对温度表示的雷达接收机噪声温度;B
n
为接收机同频带宽度;F
n
为雷达接收机噪声系数;(S/N)
σmin
为雷达接收机最小可检测信噪比;干扰条件下的探测距离R2(θ)为:其中,K
J
代表指定的压制系数,K
J
=J/S,J为雷达接收的干扰功率,S为雷达接收的信号功率;P
Ji
为干扰机i的发射功率;G
Ji
为干扰机i的发射增益;G
t

i

θ)为雷达天线波束扫描到θ方向时,在干扰机i方向的接收增益;γ
Ji
为雷达天线接收干扰机i信号时的极化损耗;R
Ji
为干扰机i与雷达的距离;B
Ji
为干扰机i进入雷达天线信号的带宽;归一化增益函数为:在STK软件上设置绘制图元、颜色以及透明属性,形成雷达编队在雷达编队协同探测区域内的三维威力范围覆盖显示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雷达控制预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飞行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锋陈铭李晃朱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