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立专利>正文

楼梯走廊用的自动延时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89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房屋及其它建筑物楼梯走廊的自动延时照明系统。本系统由灯泡、导线和开关单元组成,其特点是,人们上(下)楼时,用一个开关可同时开启上层(下层)照明和关断下层(上层)照明;若忘记关灯,可延时一定时间,电灯自动熄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人们上高楼次时既不要摸黑,也不要天一黑将走廊所有照明灯打开,方便行走,节约电能的目的。(*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楼梯走廊用的固定式照明系统。在房屋及其他建筑物走廊的照明系统中,传统的作法是用一般的拉线开关,或单联暗式开关。这种照明系统的缺陷是,当人们要去一楼以上高楼次(如三楼)时,先要打开一层照明,而后走向二楼,这段时间内二楼照明不亮,依旧是黑的,只有到达二楼后才能开启二楼的照明,同样,到达三楼之后才能开启照明,而且人走过后走廊都是亮着灯。所以,人们常常是天一黑就将所有走廊的照明打开,白白地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还有一种形式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灯,在一楼打开照明后到达二楼将灯关闭,这种开关也无法实现多层楼照明系统的启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任何房屋建筑楼梯走廊的自动延时照明系统。使用本系统,人们在上(下)楼时可用一个开关同时开启上层(下层)照明和关断下层(上层)照明。若开灯后忘记关灯,经过一定时间的自动延时后,开关就自动关断,使灯熄灭。从而实现了人们上高层楼次时既不要摸黑,也不要天一黑将走廊所有照明灯打开,方便行走,节约电能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采用一只集成电路块、泄放电阻、电容、电位电阻、双向可控硅、开启开关、关断开关和分管上楼、下楼、本层的三个制动轻触开关组成每层楼的开关单元,用导线把灯泡和每个开关单元相连,形成整个照明系统。在每个开关单元中,由集成电路块、双向可控硅、开启开关和电位电阻,与灯泡形成开启电路;由关闭开关、泄放电阻、电容、集成电路块和双向可控硅形成RC充电自动延时关闭电路。其关闭开关可在灯接通后的任意时间内进行关断。而且在每个开关单元中,其上、下楼制动轻触开关都有两个常开接点,分别同时控制两个单元的开和关,在上(下)楼时,可同时开启上层(下层)照明和关断下层(上层)照明,形成整个照明系统的上、下楼启闭控制。当按下开启开关时,由集成电路块触发双向可控硅,接通电灯,同时启动时间延迟电路,若忘记关灯,经过预置的延迟时间后,使电灯自动熄灭。其预置延时时间的长短,是通过改变RC的阻值和容量来实现的。RC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作为泄放电阻元件用作放电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中,经集成电路块和双向可控硅,改RC泄放电阻元件为RC充电电阻元件,当按下开启开关,在可控硅被触发的同时,电容通过电阻充电,电容充电到预置的一定时间,电容电压达到一定限值时,电路自动反转使集成电路块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压,双向可控硅在下个周期交变点关断,同时电容通过集成电路块的放电端立即放电,使其电容上的电位为0,这时照明灯就自动关断熄灭。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及电气原理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开关单元的原理电路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个照明系统电路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照明系统中楼梯走廊的每层都有一个开关单元〔4〕,而开关单元〔4〕是采用一只NE555集成电路块、一只3CTS双向可控硅、一只充电电阻R1、一只电容C、一只电位电阻R2、一只关闭开关K1、一只开启开关K2和制动轻触开关〔1〕、〔2〕、〔3〕组成。R1的阻值为47K~560K,其最佳阻值为240K;R2的阻值为750Ω;C的电容容量为10μF~470μF,其最佳电容容量为100μF。在每个开关单元中的上、下楼轻触开关〔1〕、〔3〕都有两个常开接点,分别同时控制两个单元的开和关,以图2中的三楼〔8〕为例,该层的轻触开关〔1〕的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上层四楼〔9〕的K2相接,另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下层二楼〔7〕的K1相接,它同时控制着四楼的开和二楼的关;该层的轻触开关〔3〕的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下层二楼〔7〕的K2相接,另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上层四楼的K1相接,它同时控制着二楼的开和四楼的关。该层的轻触开关〔2〕经导线与本层的K2相接,控制本单元的开。由于选用轻触开关,所以在按动时手感好,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轻触开关要求的电源电压为5~12V,为保证其正常工作,整个照明系统可用一只μA7805稳压器给每个单元的Vcc供电。每个开关单元〔4〕的原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由K2、R2、NE555集成电路块及3CTS双向可控硅与灯泡〔5〕形成开启电路,由K1、R1、C、NE555集成电路块和3CTS双向可控硅,与灯泡形成R1C充电自动延时关闭电路。NE555集成电路块和3CTS双向可控硅在开关单元〔4〕中的电路接线如下。3CTS双向可控硅的接线是它的G控制端、MT1电源端、MT2电源端,分别与NE555集成电路块的Q输出端及电位电阻R2的一端、220V电源的火线、灯泡〔5〕的一端相接。R2、灯泡〔5〕的另一端均与220V电源的0线相接。NE555集成电路块的接线是它的GND接地端、S触发端、Q输出端、MR强复端、R复位端、Q′放电端、Vcc电源端分别与220V电源的0线、开启开关K2的一端、3CTS的G控制端及R2的一端、R1和K1并联的一端及稳压电源Vcc、R1和K1并联的另一端及电容C的正极、R1和K1并联的另一端及电容C的正极、R1和K1并联的一端及稳压电源Vcc相接。R1与C串联,C的负极和K2的另一端均与220V电源的0线相接。每个开关单元的电路工作原理如下。按下K2,NE555集成电路块的Q输出端为高电位,3CTS双向可控硅被触发,接通电灯〔5〕,同时启动了充电时间延迟电路R1C,在3CTS双向可控硅被触发的同时,电容C通过R1充电,充电时间为30秒~900秒,其最佳时间为60秒~180秒,C的电容电压充到 2/3 Vcc时,电路自动反转使NE555集成电路块的Q输出端输出低电压,3CTS双向可控硅在下个周期交变点关断,同时电容C通过NE555集成电路块中的Q′放电端而立即放电,使其电容C上的电位变为0,这时,电灯就自动关断熄灭。如图1所示,K1是在灯接通后的任意时间内进行关断。本专利技术的整个照明系统启闭如图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五个开关单元可供五层楼房的楼梯走廊使用的照明系统,高于它的楼梯走廊照明系统可以此类推。每个单元电路中都有K1和K2,其系统开关实现过程如下当人们从一楼向上去时,可先开启一楼〔6〕的中间本层开关〔2〕,这时一楼的照明灯亮,而后按上楼开关〔1〕,这时二楼〔7〕灯亮,当人们到达二楼时,可继续按动二楼的上楼开关〔1〕,随即三楼〔8〕的灯亮,而一楼〔7〕的灯被关。上楼情况以此类推。下楼时,可先按动本层开关〔2〕,本层灯亮,如从四楼〔9〕下楼,而后在四楼按下楼开关〔3〕,三层楼〔8〕灯亮,在下到三层时,按下楼开关〔3〕,二层〔7〕的灯亮,同时四层〔9〕的灯被关断。下楼情况以此类推。无论上楼还是下楼,若忘记关灯,关闭开关K1经过一定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时间为60秒~180秒),它就自动关闭,电灯也就自动熄灭。本专利技术具有制作安装简便,性能稳定可靠,行走方便,节约电能之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房屋及其它建筑物的楼梯走廊的照明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延时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定时延时电器装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灯泡[5]、导线、开关单元[4]组成的楼梯走廊自动延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中每层都有一个开关单元[4],而开关单元[4]是由一只NE555集成电路块,充电电阻电容R↓〔1〕、C,电位电阻R↓〔2〕,3CTS双向可控硅及关闭开关K↓〔1〕,开启开关K↓〔2〕,上楼、本层、下楼制动轻触开关[1]、[2]、[3]组成。而且在开关单元[4]中的上、下楼制动轻触开关[1]、[3]都有两个常开接点,制动轻触开关[1]的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上层照明的K↓〔2〕相连,另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下层照明的K↓〔1〕相连;制动轻触开关[3]的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下层照明的K↓〔2〕相连,另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上层照明的K↓〔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灯泡[5]、导线、开关单元[4]组成的楼梯走廊自动延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照明系统中每层都有一个开关单元[4],而开关单元[4]是由一只NE555集成电路块,充电电阻电容R1、C,电位电阻R2,3CTS双向可控硅及关闭开关K1,开启开关K2,上楼、本层、下楼制动轻触开关[1]、[2]、[3]组成。而且在开关单元[4]中的上、下楼制动轻触开关[1]、[3]都有两个常开接点,制动轻触开关[1]的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上层照明的K2相连,另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下层照明的K1相连;制动轻触开关[3]的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下层照明的K2相连,另一个接点经导线与上层照明的K1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走廊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说的NE555集成电路块和3CTS双向可控硅在开关单元〔4〕中的电路接线,3CTS双向可控硅的接线是3CTS双向可控硅的G控制端、MT1电源端、MT2电源端,分别与NE555集成电路块的Q输出端及电位电阻R2的一端、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立
申请(专利权)人:史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