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84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包括:铝压接管、两组预绞丝组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两组预绞丝组中部的绞合段分别套装在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上,两组预绞丝组两端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自由端的芯棒的外周,所述铝压接管一端压接于两组预绞丝组上,另一端压接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的端部。该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通过两组预绞丝组承受芯棒受到的拉力,减少芯棒的内部受力,既保证了安装强度,同时保证导线应力分布均匀,防止应力集中,不损伤导线,提高了导线抗振能力,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中的固定器件,特别提供了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0002]与单芯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相比,柔性导线金具结构更加复杂,金具的连接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实现电气性能的传递,另外一个是导线机械性能的传递。对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来说,由于采用7根芯棒结构,各个芯之间的应力传递与平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传统压缩耐张线夹直接压接在加强芯和导线上,受到工人操作熟练度和施工工艺的影响容易出现压接损坏导线的情况,另外,由于架空导线本身张力较大,又长期受到微风振动或覆冰的影响,很容易使导线在压缩耐张线夹出线处发生疲劳断股甚至断裂事故。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耐张线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以解决传统耐张线夹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包括:铝压接管、第一预绞丝组、第二预绞丝组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结构相同,包括位于中部的绞合段和连接于所述绞合段两端的预绞螺旋段,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分别套装在所述连接件的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上且绞合段与所述预绞丝组连接孔对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自由端的芯棒的外周,所述铝压接管一端压接于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上,另一端压接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自由端的芯棒的螺旋缠绕段压接于所述铝压接管内。
[0005]优选,所述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还包括护线条,所述护线条包裹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自由端的芯棒的外周,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所述护线条上。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均由热镀锌钢丝或包钢丝制成。
[0007]进一步优选,组成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的单根预绞丝破断拉力强度大于1550Mpa。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预绞丝组和第二预绞丝组的内表面均粘结有一层金刚砂。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件为心形环。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件由热镀锌铸铁或镀锌刚制成。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通过采用双预绞丝组结构,将两组预绞丝组中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待固定的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自由端
的芯棒上,安装方便,通过两组预绞丝组承受芯棒受到的拉力,减少芯棒的内部受力,既保证了安装强度,同时保证导线应力分布均匀,防止应力集中,不损伤导线,提高了导线抗振能力,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另外,连接件与预绞丝组为套接设计,在导线受到微风振动或覆冰的影响时,预绞丝组有形变空间,避免应力集中断裂,提高了耐张线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第一预绞丝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护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专利技术。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包括:铝压接管1、第一预绞丝组2、第二预绞丝组3和连接件4,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结构相同,包括位于中部的绞合段和连接于所述绞合段两端的预绞螺旋段,所述连接件4上设置有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41,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分别套装在所述连接件4的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41上且绞合段与所述预绞丝组连接孔41对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自由端的芯棒的外周,即:每组预绞丝组两端的预绞螺旋段配合螺旋缠绕在芯棒的外周,形成一层,两组预绞丝组共形成两层,所述铝压接管1一端压接于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上,另一端压接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自由端的芯棒的螺旋缠绕段压接于所述铝压接管1内,所述铝压接管1优选采用直径65mm的铝压接管,使用时,连接件固定在耐张串组或者杆塔上。
[0019]该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通过采用双预绞丝组结构,将两组预绞丝组中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待固定的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自由端的芯棒上,安装方便,通过两组预绞丝组承受芯棒受到的拉力,减少芯棒的内部受力,既保证了安装强度,同时保证导线应力分布均匀,防止应力集中,不损伤导线,提高了导线抗振能力,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另外,连接件与预绞丝组为套接设计,在导线受到微风振动或覆冰的影响时,预绞丝组有形变空间,避免应力集中断裂,提高了耐张线夹的使用寿命。
[0020]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该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还包括护线条5,所述护线条5包裹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自由端的芯棒的外周,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所述护线条5上。
[0021]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均由热镀锌钢丝或包钢丝制成,组成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的单根预绞丝破断拉力强度大于1550Mpa,能够保障预绞丝组承担的拉力高于导线的受力的最大值,保证预绞丝组的正常工作。
[0022]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的内表面均粘结有一层金刚砂,可增加预绞丝组与导线芯棒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对导线芯棒的握紧力。
[0023]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4为心形环。
[0024]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4由热镀锌铸铁或镀锌刚制成。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00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压接管(1)、第一预绞丝组(2)、第二预绞丝组(3)和连接件(4),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结构相同,包括位于中部的绞合段和连接于所述绞合段两端的预绞螺旋段,所述连接件(4)上设置有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41),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分别套装在所述连接件(4)的两个预绞丝组连接孔(41)上且绞合段与所述预绞丝组连接孔(41)对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的预绞螺旋段分层螺旋缠绕在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自由端的芯棒的外周,所述铝压接管(1)一端压接于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上,另一端压接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预绞丝组(2)和第二预绞丝组(3)与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10)自由端的芯棒的螺旋缠绕段压接于所述铝压接管(1)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复合材料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博杨长龙李晓彬吕旭明张忠瑞多俊龙孙守道张迪黄法欣鄂雪娇张恩蒙李小兰冯天民夏荣臻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